佛光山寺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和不丹前總理吉美‧廷禮(右),歡喜交流幸福學。圖/人間社記者蕭惠珠
【人間社記者蕭惠珠大樹報導】「佛光山出產『歡喜』,不丹對『國民幸福指數』的訴求,和星雲大師近年演講的主題『幸福與安樂』不謀而合,我們雖是第一次見面,感覺卻像老朋友,因為我們的心靈相通。」佛光山寺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和不丹前總理吉美‧廷禮(Jigmi Y. Thinley)在佛陀紀念館交流「幸福學」時,理念相契,相談甚歡。
發明「國民幸福毛額」(Gross National Happiness,簡稱GNH)概念,締造不丹幸福奇蹟,並把「不丹幸福學」成功推向國際的廷禮,帶著夫人和女兒、女婿首度來台訪問,二十三日以佛館為訪台第一站,體驗以人間佛教為核心的幸福國度。
廷禮分享他的「幸福學」指出,佛教信仰是基礎,提升心靈涵養是幸福學的關鍵。
慧傳法師向眾人說明佛館建築理念,是以多元方式呈現佛法精神,既符合現代人需求,又不失傳統佛法真義,「佛光大佛右手結蓮花手印,代表眾生皆具未染佛性;當兩手一起結蓮花手印,就像一朵含苞的蓮花,意謂人生要繼續修行。」出身佛教國度,廷禮一家人聽完後頻頻點頭。
針對「不丹幸福學」,慧傳法師讚歎不丹是所有人的心靈故鄉,並以《華嚴經》「常樂忍辱柔和法,安住慈悲喜捨中」回應,表示這是佛法追求「幸福與安樂」的寶典。
不丹、台灣遙相呼應
「佛館建築清晰地詮釋佛法,又傳遞慈悲喜捨精神,讓人震撼與歡喜,希望『人間佛教』繼續在台灣發揚光大,和不丹的幸福國度遙遙相應。」廷禮數度以「Amazing!」表達他對佛館的感受。
廷禮表示,不丹有悠久的佛教歷史文化,近年開始面臨來自尼泊爾、與日俱增的印度教與基督教移民所帶來的挑戰,很希望來佛光山取經,學習如何促進宗教融和,讓不同信仰者和諧相處。
「大師已八十八歲,筆法依然那麼穩健!」欣賞星雲大師「一筆字」時,廷禮禁不住讚美;當他得知大師是在視力模糊的情況之下寫字,不禁睜大了眼表示不可思議。
慧傳法師以英文版《人間佛國》、「人生卜事」與廷禮結緣,廷禮則回贈中文著作《幸福是什麼》和白色哈達。慧傳法師表示,會把哈達供奉在佛光大佛處,與大眾分享祝福。
今天上午九時三十分,這位世界「國民幸福指數」關鍵推手要在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三十號「公務人力發展中心」,發表全球最幸福國家的快樂祕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