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之旅】 魂縈夢牽的 梅縣原鄉 文/邱秀堂 圖/王澤 |2014.03.18 語音朗讀 508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遠眺廣東梅縣白渡鎮創樂村丘祖祠。圖/王澤邱盛林指著美崙仰松邱祖祠來自廣東梅縣和里的對聯。圖/王澤邱盛林對仰松派下邱氏遷移的歷史很有心得。圖/王澤台灣屏東縣竹田鄉美崙村仰松邱祖祠。圖/王澤 從小在屏東縣竹田鄉美崙村祠堂轉悠,看到祠堂屋頂寫著「仰松(邱)祖祠」,大門兩旁對聯是:「河南世第渭水家風」;進入祠堂牆壁上,則有一長長對聯: 溯渭水風徽子先輩由和里遷居堂構肯成延世澤 昌台灣氣運我後裔在美崙聚處箕裘克紹振家聲 由此,約略知道我們祖先來自河南固始,後至廣東梅縣和里,再到台灣美崙落籍。 我大學畢業後,父親以工整的字,一筆一畫修成自家族譜贈給我。父親於二○○九年過世後,大弟盛林接下父親修譜的棒子,陸續訪談族人,再增補已過世的族親與新添丁的名字。族譜中詳細記載著:祖先六十郎公(夢龍公,一世)由福建上杭遷鎮平,傳到第五世(均政公)到廣東省潮州府鎮平縣白渡堡和里村開基。十六世祖渡台落籍屏東縣竹田鄉美崙村,因叔祖仰?公及十五世惟盛公各有「嘗」,經合併為「一嘗」即邱仰松派下。 小時候曾好奇的問父親,什麼是「嘗」?對祭祀公業頗有研究的父親很簡潔的告訴我:客家祭祀祖先的方式,傳承自大陸閩粵原鄉,是一種家產保留制度,每房在執行分產予各房男丁之前,常會預留祖產的一部分當作日後祭祖費用,即俗稱的「祭田」,該部分保留未分的家產即統稱為「嘗」,主要在維繫祭祖禮制的運作,是用來祭祖的專款。 回想去年九月底,我跟隨另一半王澤教授應漫畫家金城之邀參加「廣州動漫節」,在開幕式時,我們與鄰座的領導陳銳峰先生、鍾曼紅女士交換名片,看到對方來自廣東梅州,王澤順口說了一句:「秀堂的祖籍也是廣東梅縣。」對方即非常熱情邀約我們年底參加「梅州客家文博會」,並三番兩次從梅州來電話:「邱董事長,妳只要知道祖先的村落,我們就可安排當地人協助前往尋根。」 悠遠的家族歷史長河,從何尋起?行政區已由潮州府鎮平縣白渡堡和里村,改為梅州市梅縣區白渡鎮創樂村,我不禁自問:家父鎮祥公從原鄉來台已是二十三世,不要說父親,就連二十一世曾祖父文昌公,也從來沒有與梅州有任何聯結,更遑論有何牽掛的鄉親?返回原鄉有何意義? 再說當時正在台北展出的「老夫子五○時空叮叮車」首站大展,我們已被安排參加電視台的跨年迎新倒數現場直播節目,如果答應參加梅州的客博會,就要遠離台北,在人生地不熟的梅州跨年,內心一陣掙扎。 但王澤很認真的對我說:「秀堂,妳應該把握此機會。」因為二○○九年我曾陪同王澤家族一行,至遼寧興城尋訪其祖父王承斌(一八七四年八月二十一日─一九三六年二月十五日,字孝伯)的滿族故居與墓園,當時獲得曾任東三省直隸總督王承斌將軍的許多珍貴史料,並重拾王氏失聯的家族親人。事後興城市還特別修護元台子滿族鄉棗山村的王承斌墓園,並於二○一一年落成,訂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以表彰王承斌將軍對家鄉的貢獻。 二○一四年元旦一早,王澤和我在梅州洪亮先生主持的漢唐動畫公司熱心協助下,由該公司高層林文方、鍾映斌、鄒鍇三位先生與漫友曉琳陪同,並邀請梅州文物專家羅雄先生同行,展開我的尋根之旅,兩輛車浩浩蕩蕩從梅州出發。 一路青山綠水,所見多是生長在南台灣的我熟悉的熱帶植物,如榕樹、夾竹桃等,連兩旁的行道樹,都很整齊的在樹根底部塗了白色油漆約一百公分高,不免會心一笑,這不是台灣鄉間常見的景象嗎? 一小時光景,我們來到白渡鎮。在白渡鎮人民代表大會的接待室休息片刻後,由書記帶領我們前往創樂村。沿途一屋一瓦、小橋、流水,正如同鄉先賢梅縣才子宋湘的詩句:「老屋柴扉樹打頭,青山屋後水自流」。宋湘(一七五六─一八二六年)是清朝中葉著名詩人、書家,他的故居象湖村,就離創樂村不遠,做官二十六年的他,一生都把俸銀捐出做公益。家人以為他做了官很有錢,寫信要他寄錢回來買田做屋,宋湘見信後回家書說:「子孫若如我,買田做什麼?子孫不如我,買田又如何?」後來清朝禁菸大臣林則徐(一七八五─一八五○年),還將此句引為林家家訓。 前一篇文章 【點評馬諺語】 牛頭不對馬嘴 下一篇文章 【隨花集‧紅樓夢】 溫柔的強者 ──平兒的處世之道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文化遺產】恬靜的安東河回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