懼輻射 福島孩子不知戶外玩耍滋味

 |2014.03.11
1301觀看次
字級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災變迄今三年,福島人仍然擔心當地輻射量偏高可能使幼童的甲狀腺受損。圖為電廠附近二本松市的臨時收容所內,一名醫生正在為一個五歲女童檢查甲狀腺。  圖/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郡山市距日本福島核電廠約七十公里。這裡的孩子幾乎不知道在戶外玩是什麼感覺。對輻射的恐懼讓大人幾乎整天把小孩關在家裡。

 二○一一年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事故後,政府嚴厲限制民眾到戶外活動。至今限制已放寬,但家長的憂慮與生活型態改變,顯示很多小孩依然家裡蹲。官員與教育人員說,兒童長期被關在家裡的影響開始浮現,他們體力與協調變差,甚至有人無法騎腳踏車,也出現脾氣暴躁等情緒問題。

 郡山市商業中心幼稚園園長平栗光弘說:「有些孩子非常害怕輻射,吃每樣東西前都問『這個有輻射嗎?』。我們得安撫他們說沒問題。」該幼稚園位於福島核廠以西約五十五公里。他說:「有些孩子非常、非常想去戶外玩。他們想去玩沙子堆城堡。我們必須告訴他們說,很抱歉,不行,在教室裡玩沙吧。」

 三年前的三一一大地震與海嘯使福島核廠氫氣爆炸、爐心融解,釀成自車諾比以來最嚴重的核災難,原以稻米、牛肉、桃子聞名的福島縣籠罩在輻射中。當局將核廠方圓三十公里畫為禁止進入區,近十六萬民眾被迫撤離家園。

 其他輻射不那麼嚴重的地區採取防禦措施,更換公園與學校操場的地板,淨化公共空間例如人行道,並限制兒童的戶外玩樂時間。

 核災發生不久後,郡山市建議民眾,二歲以下小孩每天在戶外時間不應超過十五分鐘;三到五歲小孩活動時間應在三十分鐘以下。去年十月郡山市取消這些限制,但家長的憂慮讓很多幼稚園與托兒所維持戶外活動時間限制。

 在郡山市,即使是三歲小孩,也知道「輻射」這個字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