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告訴我,要如何把難吃的東西變得美味?」我常被如此問道。不過,把難吃的東西變美味……這種祕訣絕對不存在,也沒有這種魔術吧。不美味的米,絕對不會好吃,肉、魚、菜類亦然,這是無法改變的。不過有種能讓東西變得似乎很美味的欺瞞方法,那是虛偽的美味,不是原本的美味。因此我只能回答,有用欺騙來唬小孩的方法。
各位可能認為,從事料理的人也許會有辦法,但實際上,這是完全不可能的吧。就算是再厲害的料理名人,都不可能「把難吃的東西變得美味」。
就算勉強下工夫,也是浪費金錢及勞力,只能以徒勞無功告終。
料理原本的效果,大部分在於食材品質的價值,廚師的功勞大概只有一成、二成、三成左右。本質的原味是好或壞,不是人類力量所能改變的,例如不好吃的牛肉不可能做出美味的洋食,同樣的,想把不好吃的白蘿蔔做成好吃的白蘿蔔,也是不可能的。不過這樣簡單的事實,很意外地,一般人都不太了解。這世間還真奇怪。這是廚師必須了解的基本知識,因此請各位一定要繼續讀下去。
想把硬牛肉變軟或是硬章魚變軟,這是可能的,但這樣做不一定會變得好吃。美味的食物,本質就是美味的;難吃的食物,怎麼也不會好吃。廚師為了做生意,只能利用行惡的智慧欺瞞幼稚的人,把難吃的東西裝成很美味的樣子,或把品質不好的裝成品質好的樣子,但無法改變食物的本質。
無論任何事都有類似的情況,因此必須了解問題的根本。同樣是白蘿蔔,有人會說:「那位廚師煮的比較好吃。」這是因為他用的白蘿蔔原本就好吃,這分美味,絕對不是廚師所製作出來的。品質好、不需要任何加工就很好吃的東西,常因為廚師不依方法來做,把東西變得難吃了。
但若想把難吃的東西,變圖/陳立凱 成品質美味的東西,這是連
神明都做不到的吧。因此,無論如何希望各位都能了解這一點,若不,就會一輩子為了選擇好食材而困惑。不,甚至可能變得連品質好壞都不在意了。
(摘自《料理王國》,一起來出版)
作者簡介
北大路魯山人
日本國寶級藝術家、重量級美食評論家,堪稱日本著名全才藝術家,擁有美食家、烹調師、畫家、陶匠、書法家、漆藝家、篆刻家等各種不同身分。他的料理美學,影響著整個日本的食膳理念,直至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