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根據大陸《武漢晚報》報導,帶著孫兒搭綠皮車「窮遊」的賽春芳,其實是為了幫助罹患腦性麻痺的孫子做復健。
她的孫子陳浩嵐出生時因缺血缺氧造成窒息,一落地就成了腦性麻痺兒,「四歲以前他走路是頭向前傾斜九十度,兩隻手張開保持平衡,整個姿勢跟歪歪扭扭的飛機一樣。」到了二歲,陳浩嵐還不會說話,整天流口水,「身體的殘疾不可怕,就怕他因此自卑自閉,這樣一輩子就走不出來了。」賽春芳說,後來一位好心的醫生建議他們帶孩子到大草原、大沙漠、大山大海邊,讓他盡力地蹦跳,大聲喊叫,刺激受損神經,避免四肢肌肉萎縮,於是她決定帶著孩子去旅遊治病。
然而受限於家庭條件,僅剩的積蓄也要留下來做醫療費用,所以祖孫倆只能「窮遊」。為了節省旅費,每次出遊都是搭票價最便宜的綠皮車。這「古董級」的火車速度很慢,反而符合孫兒的需求,讓他得以慢慢欣賞沿途風光。
兩人的窮遊方式還包括只住人民幣十幾、二十元的小旅館;不品嘗特色美食,而以米粉、麵條、饅頭果腹。賽春芳說,「一個人每天伙食費不超過五元,最虧欠孫子的是出門從沒給他買過飲料,孫子也特別懂事,不管在家還是在外,從來不找我買飲料零食。」賽春芳感覺最慶幸的是,大多數風景區對身障和老年人都有優惠,「我們一老一小拿著老年證、殘疾證,很多景區都免費,不然我們也堅持不下來。」
在旅途中,「他走路不穩,經常會跌倒,我故意裝著沒看見,讓他自己爬起來。再陡峭的山我也鼓勵他爬上去,他也不叫苦。」賽春芳說,旅遊的經歷不僅讓孫子的身體變好了,也變得更開朗,在外地遇到陌生人,也會主動打招呼,碰到外國遊客會說「Hello」。
《武漢晚報》的記者親身陳浩嵐的住家探訪,發現一開門,小浩嵐會笑著打招呼,還會幫忙搬出椅子讓記者坐下。這名記者說,眼前十二歲的小浩嵐,身高已有一百五十公分,皮膚白淨,待人接物落落大方,乍看時和同齡小朋友沒兩樣,只有說話時口齒不太清晰,走路時腳跟不能全部著地,還有些不穩。但賽春芳說,孫子的身心障礙仍屬重度,智力和下肢二級殘疾,如今能變成這樣,已經是奇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