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從芬蘭看烏克蘭

張亞中 |2014.03.07
861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張亞中 台大政治學系教授、 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

 冷戰結束,烏克蘭獨立已經二十三年,但是這個國家仍陷入分裂。以首都基輔旁的第聶河為界,除了民族語言問題,東邊的經濟依賴俄羅斯,西邊則希望靠攏歐盟。

 二○○四年,原為社會主義陣營的中東歐國家紛紛加入歐盟,烏克蘭也感染了這股親歐的氣氛。二○○四年的橙色革命,親歐派獲勝,採取「脫俄入歐」的親西方政策。但橙色革命的成功並不表示烏克蘭從此一片坦途。國內的權貴經濟體制不斷從中賺取私囊,經濟嚴重滯後,從獨立前是蘇聯最富裕的地區到現今國民所得只有俄羅斯的三分之一。二○一○年大選,二○○四年落敗、主張採歐俄等距外交政策的亞努科維奇獲得政權。

 圍堵蘇聯的擴張,一直是冷戰期間美國的對蘇政策主要戰略思想。即使蘇聯瓦解,美國仍然沒有放棄圍堵俄羅斯的戰略構想。北約沒有因為昔日對手華沙公約的解體而解散,反而是繼續東擴。橙色革命後的烏克蘭的親歐政府也希望加入北約大家庭,成為夥伴關係。從地緣戰略來說,烏克蘭如果參與北約,等於壓縮了俄羅斯與北約的戰略空間,北約也等於到俄羅斯的家門口來了。

 俄羅斯的反應是激烈與迅速的,並尋找警告的機會。當時與烏克蘭有同樣想法的還有緊鄰俄羅斯的喬治亞共和國。二○○八年俄羅斯藉由支持喬治亞境內南奧第自治區的獨立,出兵修理喬治亞,也使得烏克蘭有所警惕,而不再尋求參與北約。

 二○一○年上任的總統亞努科維奇基本上是採歐俄平衡政策,二○一二年雙方簽署《聯繫國協定》,亦即歐盟同意烏克蘭為歐盟的準會員國,由於歐盟要求必須以釋放季莫申科為政治條件,且若要落實該協定,烏克蘭內部必須做些政策、司法、規章、結構調整,這將會使烏克蘭未來十年負擔一六五○億美元的代價。相對的,俄羅斯為了拉攏烏克蘭,將每千平方公尺天然氣的價格從四百美元降至二六五美元,並同意購買國債一五○億美元。歐盟由於自身還未從歐債危機中脫身,又擔心烏克蘭總統的友俄態度,援助一直未能落實。二○一三年底總統亞努科維奇暫停了該協定,引發親歐政黨及團體發動暴力示威。總統終被迫逃離烏克蘭。

 芬蘭的地緣位置與烏克蘭相近,旁邊都有俄羅斯這個大國,但是冷戰期間的芬蘭卻是以謹小慎微的態度來處理它與周邊國家的關係;二戰結束,美國對歐洲推展馬歇爾計畫,也受邀參與的芬蘭認為參加馬歇爾計畫會把「芬蘭拉入敵視蘇聯的陣營…,保持蘇聯對我們的信任和保持我們有權決定自己的事務,比得到杜魯門和馬歇爾餐桌上剩下來的幾片麵包皮重要得多」。

 冷戰結束後蘇聯瓦解,芬蘭終於可以加入歐盟,但迄今仍不願加入北約。芬蘭的考慮很清楚,不要讓東邊的俄羅斯有受到威脅的不舒服感覺。

 烏克蘭在歷史上與俄羅斯幾乎是綁在一起,獨立後的烏克蘭未能有芬蘭的智慧,急著遠離俄羅斯向西方靠攏,缺少考慮別人感受的思考,又總是想從歐盟或俄羅斯得到些什麼,卻不想如何讓鄰國放下憂慮。

 「小事大以智」。芬蘭較之烏克蘭有智慧多了,這是芬蘭幾百年的挫折所累積的智慧,獨立的烏克蘭還太年輕,不了解謹小慎微、給人歡喜的道理。它不給俄羅斯歡喜,俄羅斯也不給它歡喜,俄羅斯在冬季奧運一結束就立刻出兵克里米亞,烏克蘭最後極有可能失去這塊地方。烏克蘭這種小國需要大智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