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後天就是教師節,工作穩定、收入穩定、福利良好,是一般人對老師的印象。不過,現在的老師工作壓力大,且平均退休年齡有提前的趨勢,壽險業者建議現代孔夫子,平時就要注意醫療及規畫理財,為高品質的醫療保障、穩定的收入來源及優質的退休生活,做好全方位準備。
據主計處九十二年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教育人員平均退休年齡為五十五點九歲,並且在近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以復健科門診統計數據來看,老師最常發生的職業病包括頸部疼痛、五十肩、腰酸背痛、小腿靜脈曲張及聲帶結節,老師雖有健保、公保補助,但健保僅提供基本醫療保障,舉凡醫師指定用藥、病房差額等,均不在給付範圍內;公保只包含殘廢、養老、死亡及眷屬喪葬等給付,老師在住院時想擁有
高品質醫療保障,仍需透過醫療險補強。
另外,據教育部統計,大學畢業的中小學老師平均薪資比服務業平均多出一萬一千元,但老師的理財管道有限,多數人仍喜歡將錢存在銀行,因此壽險業者建議老師不妨先做好退休金規畫,依年資、退休的年齡及需求,投保利率變動型壽險、投資型保單或可還本的年金保險,以達成儲蓄理財的功能。
理財需要開源與節流雙管齊下,才能抵抗通貨膨脹的壓力,面對低利率時代,選擇兼具保障、儲蓄、紅利特性的合適理財工具,才能將收入發揮到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