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社頭清聖宮。 圖/林銘賢提供
【記者林洛瀅雲林報導】彰化縣埔鹽國中退休老師林銘賢熱愛故鄉,近十年走訪彰化縣市一百二十間廟宇,以水彩寫生「記錄」廟宇特色;「寺廟之美—林銘賢水彩寫生個展」,即日起至十二日在雲林縣文化處陳列館展出,六十八幅作品中,有些建築原貌已不在,讓畫作更顯珍貴。
「台灣廟宇很美,卻少有人納入繪畫主題。」林銘賢表示,秉持對故鄉彰化數十年的情感,他退休後,走訪當地一百二十間廟宇,致力畫出廟宇之美。
關於寺廟現場寫生,林銘賢表示,選擇廟宇題材,年代多為清朝,啟建至少二百年;也有豐富的傳奇故事,如彰化二水林先生廟,為感念林先生傳授水利工法,讓八堡圳開圳工程順利完工,至今每年舉辦「彰化跑水節」,更成為當地重要民俗慶典;有些新興廟宇建築則外觀特殊,如彰化社頭清聖宮,外型與中國大陸北京紫禁城太和殿相似,因此也列入創作題材。林銘賢強調,選擇寫生的寺廟,須符合歷史性、故事性、建築外觀特殊性等三大原則。
「現場寫生更能身歷其境,看畫的人才會感動。」林銘賢對繪畫態度很嚴謹,他說,構圖須注意建築的長寬比例;曾在彰化縣芳苑普天宮寫生時,因構圖比例一直拿捏不當,共跑了十趟、約四十小時才完成。
透過寫生,林銘賢深刻感受到民眾的虔誠信仰。他表示,在彰化龍山寺寫生時,人潮不停湧入,即使民眾上下班經過,也會在廟口雙手合十再走。此外,有些廟宇因改建翻修,已不復原貌,讓畫作成為絕響,他因此發願用繪畫記錄故鄉。
林銘賢下一步要挑戰彰化縣市古蹟建築,包括國定、縣定與一般歷史建築等一百多處,已完成七十多處。他說,等全部古蹟畫完,再辦展與大眾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