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署船艦與海空軍實施海空聯合護漁搜救操演,海巡艦抵達我國暫定執法線北界海域、春曉氣田海區護漁,宣示總統揭櫫「人道救援提供者」之執法立場。 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海巡署十七日前往我國暫定執法線北界海域例行巡護,在兩岸防空識別區(ADIZ)重疊區空域與海空軍聯合演練,並抵達大陸在東海的春曉氣田,為海巡巡護最北疆海域;由於這個海區上空正好也是大陸與日本防空識別區重疊空域,我方無預警遭遇日機艦蒐證,海巡艦也以對等方式向日蒐證。
大陸去年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後,我國政府隨即發表四項聲明,其中一項即我國空軍在我ADIZ內所進行的演習及訓練活動照常進行。海巡署海洋巡防總局十七日派出新北艦與和星艦執行「丹陽專案」,前往暫定執法線北界海域執行例行巡護任務,並與海空軍進行聯合護漁搜救演練,十九日返回基隆港;大陸的春曉氣田、天外天氣田都在暫定執法線內。
和星艦與新北艦經過約一天的航行,於十八日清晨六時抵達春曉氣田所在的北疆海域時,日本海上保安廳一艘一千噸級巡視船,從右後方高速接近和星艦,日艦上鎂光燈不停閃爍,海巡艦本「不挑釁、不迴避、不衝突」原則,認為日方僅在蒐證,因此也派出蒐證人員到和星艦後甲板對日方蒐證。
從日船出現到離開大約近半小時,雙方一度只有幾百公尺距離,且日方並未用無線電與海巡署通聯,雖無敵意,但以戰速航近海巡艦,也未表達善意。
春曉氣田所在位置,是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範圍內,也是日本外防空識別區與大陸東海防空識別區重疊空域區,日方在海上保安廳回報訊息後,日本海上自衛隊派出多批多架次反潛直升機與反潛機,在和星艦及新北艦上空接力低空盤旋偵查。
在日本海上保安廳對海巡艦蒐證同時,大陸也有一艘春曉氣田工作船在海巡艦左側錨泊,距離稍遠,且保持相當距離;在春曉井口平台西南零點九浬處,中國大陸「海洋石油六○三號拖」工作船透過無線電與新北艦通聯,了解海巡艦正進行例行巡護任務,並未影響海巡艦蒐證工作。
海巡官員透露,日方大規模出動機艦,可能是因從民國一百年後東海情勢日漸緊張,此次和星艦與新北艦出現在春曉氣田周遭海域,引來日方機艦相當關注。
海巡署副署長鄭樟雄十七日在新北艦上表示,北方海疆是中華民國暫定執法線巡邏海域,海巡署每天至少有一艘線上艦艇在暫定執法線內巡護,此行是例行性巡護航線,也是海巡艦在過往巡護北疆的第七十五次例行巡護任務;海巡署與國防部簽署相互支援協定,「丹陽專案」是來驗證海巡署與國防部各種通聯、相互支援,能夠落實並有效執行,確保在北方海域作業漁船的安全,並維護漁民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