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歷是醫療部門記載病人病情,診斷和處理方法的記錄。中國自古醫學就極發達,從西漢時期起,中國就已經有了世界上最早的「病歷」。
世界醫學史上最早「病歷」的首創者,是中國西漢時期的淳于意。
淳于意,西漢初年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人。此人年輕時做過管理糧倉的小官,故史稱「倉公」。倉公目睹許多鄉親因無錢醫病而去世,便產生了學醫的念頭。於是,工作之餘,便四處搜尋藥方,拜求良醫。
史載他曾拜公孫光、公乘陽慶為師,遍學《脈書》、《藥論》等書,窮通望、聞、問、切四技。後來,淳于意篤志醫學,辭官歸鄉,專事醫術。經過長期的學習和實踐,淳于意終於成為家喻戶曉的名醫。
半路出家的淳于意心細如髮,他在診治過程中,總是把病人的病情和自己診斷處理的方法記下來,以備參考。這便是典籍中記載的「診籍」,即今天的「病歷」。
診籍是中國醫學史上第一部醫案,也是世界醫學史上最早的病例。淳于意的診籍含蓋了當時的王公貴族和平民百姓,可見他診病不分高低貴賤,一視同仁。診籍格式涉及病人的姓名、年齡、性別、職業、籍里、病狀、病名、診斷、病因、治療、療效、癒後等。
《史記‧倉公列傳》中記載了淳于意留下的二十五例病例,其中治癒十五例,不治十例,涉及現代醫學的消化、泌尿、呼吸、心血管、內分泌、腦血管、傳染病、外科、中毒以及婦產科、兒科。他所留下的各科早期病例,對後世醫學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淳于意不但是一位著名的醫學家,還是一位熱心傳播醫學的教育家。他廣收弟子,精心傳授。據《史記‧倉公列傳》記載,曾有宋邑、馮信、唐安、高期、王禹、杜信等六人師從於淳于意。淳于意由此也成為秦漢時期文獻記載中帶徒最多的一位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