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返鄉務農成風潮 屏東推燕南飛 受歡迎

 |2014.02.24
1866觀看次
字級

 【本報屏東訊】為鼓勵年輕人返鄉從農,屏東縣府今年起大力推動「燕南飛」計畫,預計招募七十二名青年,現有六十六人報名,甚至有碩士來報名。勞工處表示,報名至二十八日止,如果超額報名,還必須透過評選,報名詳情可電洽:(○八)七五三四九八四。

 縣府說,以前務農可能是老人家的事,但現在不少年輕人都有從農抱負,只是不知從何開始。因此,屏東縣府結合各農場、合作社及菁英農民,以學徒制的方式,號召四十五歲以下、高中以上畢業的青年返鄉學習,提供完整的學習農業知識平台,且實習階段有生活津貼,學成「出師」後還有從農獎助金,最長可申領十二個月。

 勞工處表示,過年後詢問的人特別多,還有在都市工作多年的博士前往徵詢,也有碩士報名準備回鄉「從農」。目前報名的青年,各有各的故事,有人學外文,但想起在家鄉務農的父母,毅然決定返鄉幫忙父母親。有人原是護理師,不忍父親過世後,田裡的工作全落到母親一個人身上,返鄉從農正可以學到的農業技能,協助母親經營祖產農田。

 洪銘聰:回家種鳳梨不後悔

 返鄉從農的青年愈來愈多,頂著碩士學歷的洪銘聰,當初學的是科技管理,三十六歲的他曾在外商公司服務,三年前扭不過父親洪華進的苦勸,決定回鄉幫助父親種鳳梨,如今脫下西裝、換上雨鞋,他早已是百分百的農民。

 「雖然這裡沒有都市的五光十色,但我一點都不後悔回來。」洪銘聰說,鳳梨不怕颱風,卻怕滯銷,因此在產銷的調配上就要更嚴謹,洪銘聰把過去所學的網路行銷及品管知識用於此,他說自己比別人幸運,可以從自己的農場開始,再加上父親提供的經驗,很快就可以上手。

 在他周圍,也有不少人青年返鄉,有人種香蕉、有人種蔬菜,大家挑戰的作物不一,「這裡的成就感和都市不一樣」,他建議想返鄉從農的青年,除了要有「從農」的快心,還要先實地觀察周遭農場的運作,並思考自己可以從哪裡開始,再開始踏踩土地的夢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