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主任祕書王作臺昨天表示,課綱微調沒更動文言文、白話文比例,文化教材是民國一○五年才改為高中必修,且本土語文列國中必修承諾不跳票。
立法委員陳亭妃昨天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表示,課綱微調後,「文言文」加上「文化教材」比率達百分之八十應縮減;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須將本土語言列為國中必修課程。
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學術副院長曾世杰說,本土語言部分,前晚與教育部長蔣偉寧開會,蔣偉寧再三強調,承諾本土語言須列國中必修課程,絕不跳票。
曾世杰表示,據高中國文課程綱要,範文編選原則,文言文比例為百分之四十五到百分之六十五,課綱微調後沒更動文言文比率,各版本教科書調整選文也不能違反百分之六十五上限。
他說,現行課綱規定三十篇古文就有「楚辭」、「荀子」與「史記」,這次高中國文科課綱微調,只是寫出教材名稱,不會改變時數或增加比率。
曾世杰列出各版本高中國文教科書文言文比率表示,比率從百分之五十七到百分之六十三。他說,新發展的課綱希望國語文教育是往素養教育走,跨越多種知識、體例與態度等,盡量加入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期待現代公民需要的素養。
中國文化基本教材部分,曾世杰表示,高中有四小時必選課,規畫草案降為二小時,積極與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協調以素養導向為主,考招方式也要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