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盒〉竹木‧清末民初‧高12徑36公分
圖/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囍」字的具體出現,可見於北京故宮坤寧宮內東暖閣,該房為清皇帝大婚的洞房,房內充滿喜氣,到處可看到「囍」字的使用。
但「囍」字正式被明定於婚禮中使用,則要等到七○年代台灣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訂定在《國民禮儀範例》一書中。
現在從喜帖到喜餅、從婚禮到洞房、從訂婚到結婚,雙喜圖像在整個婚禮過程中,隨處可見到廣泛使用,似乎官方的推廣尤為重要助力。
近年來,台灣眾多的文創品,常以此吉祥字樣為圖像,「囍」字圖騰已不再受限於婚慶使用。畢竟,喜事有各式種類緣由,也為生活不斷增加喜樂氛圍,當然亦受到國人的喜愛。
展地︰國立歷史博物館四樓展期︰即日起至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