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遠流出版提供
Q:無論我們喝了什麼顏色的飲料,最後排出體外時,顏色都不見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畢罕(英國牛津郡)
A1:就化學組成而言,排出體外的液體幾乎和喝下的液體完全不相干。任何物質,無論是固體還是液體,一旦進入食道、通過消化系統後,如果身體沒有吸收就會變成糞便。相較之下,尿液則是由腎臟製造出來的,來源是身體組織代謝產生的廢物,透過血液輸送到腎臟。
你喝下的任何有色物質可能會與身體系統互起生化作用,也可能不會。如果會,此種交互作用(如同其他的化學反應)很容易使這些物質的顏色發生變化或褪去;如果不會,通常消化系統也不會吸收,最後混合在糞便裡排泄出去。因此你會發現,糞便呈現的顏色比尿液還要多樣。——吉賽布萊赫(美國麻州波士頓)
A2:食物和飲料裡的有色物質通常是有機化合物,而人體有驚人的代謝能力,可把它們轉化成無色的二氧化碳、水及尿素。最難處理的東西通常交給肝臟來搞定,肝臟真可稱得上是人體的廢棄物焚化爐。然而有極少數狀況,我們攝入過多的有色物質,身體來不及將它們迅速代謝掉,那麼液體排出體外的時候,顏色就未必完全去除掉。很多人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喝多了羅宋湯(一種俄式甜菜根湯),小便看起來就紅紅的。——史坦柏格(瑞典哥特堡市)
摘自《魚在水裡會不會被閃電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