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電】你聽說過「冰版畫」嗎?日前,七十多幅冰版畫作品在大陸哈爾濱一展館亮相,吸引大批觀眾駐足觀看。
冰版畫是在傳統版畫基礎上創新而誕生的全新藝術形式。冰版畫創始人朱曉東,在創作冰版畫之前從事冰燈的創作,「在創作冰燈有一道畫線的工序,要用顏料在冰塊上畫出作品的輪廓,雕刻前要用宣紙把多餘的顏料粘乾淨。偶然間發現,粘在紙上的圖案很有意思,萌發創作冰版畫的想法」。
冰版畫創作全程在寒冷的室外進行,如何能讓冰、顏料和紙張三者完美結合,是最大難點。低溫下,顏料濃度既不能太低,也不能結凍。朱曉東花了近十年時間,反覆試過油、墨、水彩甚至化學試劑後,找到合適的顏料。
冰面在接觸顏料後會發生變化,顏料會對版進行二次刻畫,這種刻畫是偶然的、隨機的,冰版畫「張張皆唯一」。受顏料侵蝕,冰版畫一次只能印五至十張。精心雕琢的冰版在短短幾次印刷後便不得不丟棄,但宣紙上作品卻可長久保存,這種短暫、偶然與永恒的統一,正是冰版畫魅力所在。
不同於傳統版畫剛毅線條,冰版畫表現更柔、寫意更強。哈爾濱美術家協會主席侯國良說,「在冰的融化過程中印刷,有厚重感,這是傳統木版畫不能做出來的。」傳統版畫多以農業生活、民間習俗、人物為主題,冰版畫多了如老道外、索菲亞大教堂、太陽島等具鮮明城市特色的內容,部分作品強烈表現出俄羅斯油畫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