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家庭開餐廳,主打客家菜,由黃玉佐掌廚。
圖/翁禎霞
全部到齊的話,十個好友家庭會有三十多人一起吃飯。 圖/翁禎霞
【本報屏東訊】與家人共食不稀奇,與好友共食十多年才特別!在屏東市有十個好友家庭因為工作的關係,過去十多年來幾乎天天一起吃晚餐,十多年下來吃出了默契,去年底他們乾脆一起圓夢開餐廳,以行動落實「共食」概念,只要一吆喝「開飯了」,就是人聲鼎沸。
「全部到齊的話,我們是三十多人一起吃飯!」餐廳店長葉鳳英捧著寫上每個人姓名的便當盒說:「這是吃感情的啦!」
原來他們是一群好朋友,大家都是上班族,孩子的年齡也差不多,十多年前孩子還小時,為了接送孩子方便,她們這一群媽媽常常在黃玉佐開的服飾店聚集,久了,連晚餐也一起解決,「有的小朋友從幼稚園吃到現在,都當兵了,回家了照樣吃在一起」。
葉鳳英帶著兩個女兒就是共食團的忠實團員,剛開始他們以每餐七十元計算,大夥兒由專人共同採買後,就由有空的媽媽下廚煮,黃玉佐、葉鳳英等人常常是「大廚」之一,雖然只有晚餐吃在一起,但十年下來,早已建立了吃飯的革命情感。
由於家家都有家傳手藝,共食之後,他們自是嚐遍各家好料理,加上十個家庭中有不少人都是客家人,去年他們著手開餐廳時,就以客家料理為主打,同時製作家傳的「蔥明醬」。
為了一圓十個家庭的夢想,原本在銀行工作的黃燕秋,辭去工作後,目前專心擔任餐廳掌櫃,開服飾店的黃玉佐如今則是餐廳主廚,還有多位共食的媽媽也都在店裡幫忙,尤其是放學後,各家的孩子更會自動到餐廳報到。
「現在我們的共食食譜,也與客人分享」,店長葉鳳英很開心地說,「大家一起吃飯,是最開心的一件事」,開餐廳是圓夢,一起開心吃飯,才是最真實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