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台南縣學甲鎮東陽國小退休校長莊秋情四十多年來,蒐集台灣鄉土俗話,經考據和註解編撰出版「台灣謔詰話」,傳承先民語言之美。
學甲鎮藝文推進會理事長莊秋情,熱中研究傳統文學和謎語、母語,言談間自然地融入俚俗諺,展現傳統文人風趣的一面,是各界邀約演講和傳授鄉土課程的熱門人物。
繼「台灣鄉土俗語」、「丹楓詩集」之後,莊秋情最近出版「台灣謔詰話」,呈現先民靈活的智慧和極至的幽默感,他說,「希望給枯燥又緊張的現代生活,增添輕鬆與趣味。」
莊秋情解釋說,謔詰話是戲謔隱喻的話語,包含歇後語、俏皮話、隱語等,是祖先的現實生活經驗,也是詳觀天文、細察地理、斟酌萬物及人情世故所激發的靈感,加以通俗語句隱喻世間百態,或褒揚、戲謔,或借音指事、借物言人,或以諧音會意,都戲而不謔,比喻貼切,字句都令人莞爾。
「台灣謔詰話」以每句首字的筆劃順序索引,蒐羅數百句鄉土俗話,都有註解和例句,注音則依據「吳中氏閩南語注音符號」,例如「一個錢打二十四個結」用來比喻「凍酸(小氣)」,「七月半鴨子」比喻「不知死活」,生動有趣。
他說,台灣謔詰話已逐漸失傳,他希望藉此書傳承古人生活經驗及語言之美,增加鄉土語言的學習樂趣,本書與同好分享,每冊工本費一百元,洽詢電話○六七八三九○二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