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八十五歲的阿嬤蕭蔡阿桂(左圖/卜敏正),小時候看了日本雜誌刺繡作品介紹,便自學針繡。五十歲後丈夫在外工作,為打發時間、消遣寂寞更全心投入十字繡創作,以耐心構圖、針線穿梭,一針一針繡出《觀音》、《蒙娜麗莎》(右圖/卜敏正)、米勒的《拾穗》等作品,至今仍能穿針引線持續創作美麗藝術品。
今年八十五歲的阿嬤蕭蔡阿桂(左圖/卜敏正),小時候看了日本雜誌刺繡作品介紹,便自學針繡。五十歲後丈夫在外工作,為打發時間、消遣寂寞更全心投入十字繡創作,以耐心構圖、針線穿梭,一針一針繡出《觀音》、《蒙娜麗莎》(右圖/卜敏正)、米勒的《拾穗》
【本報嘉義訊】今年八十五歲的阿嬤蕭蔡阿桂(左圖/卜敏正),小時候看了日本雜誌刺繡作品介紹,便自學針繡。五十歲後丈夫在外工作,為打發時間、消遣寂寞更全心投入十字繡創作,以耐心構圖、針線穿梭,一針一針繡出《觀音》、《蒙娜麗莎》(右圖/卜敏正)、米勒的《拾穗》等作品,至今仍能穿針引線持續創作美麗藝術品。
蕭蔡阿桂是嘉義三福集團蕭火綿總裁的夫人。她說小時候住嘉義東石,讀日本學校,當時全村只有她一個女生去讀書。十一歲時在學校翻閱日本雜誌,看到一篇刺繡的文章及照片,回家後便跟家人要材料,自行練習刺繡、做繡花鞋,之後便有了興趣。她說,也不確定是刺繡或十字繡,因為她完全是自學。自己買布、買材料、找圖案,一針一線慢慢繡。第一幅作品是繡《觀音》,家人看了都稱讚,說比外面畫得還傳神,自己便更有信心了。
之後,自己特別注意好看的圖畫、照片,從買繡布、針線,到構圖都一個人耐心完成。例如她出國看到《蒙
娜麗莎》畫作,便買複製畫回來模仿;看見米勒的《拾穗》構圖很美,就開始練習,一針一線慢慢繡。每一幅作品大概都要四個月以上才能完成,目前累積約一百多幅作品。
有一次,她花了六個月完成一張《清明上河圖》,朋友出價三十萬元,但她告訴家人,這些都是傳家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