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行者】 黃建彬、黃春蘭 同修智慧福田

記者願心台北報導 |2014.02.11
1313觀看次
字級

 【記者願心台北報導】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點職業倦怠症,但黃建彬不一樣,即使是以環保工作為生,但每周還抽出一天的時間,與太太黃春蘭一起當資源回收的義工,為興建大學籌款。

 黃春蘭坦言,做資源回收很辛苦,難以用言語形容,不但需要爬高爬低,也常需要搬運一些重物,出力會流汗,遇到下雨天時,流到衣服上,也不知是雨是汗。不過她說,自己本來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但是自從做了資源回收後,每星期一次的訓練,現在的體力早已不輸給男眾。

 「每當要做回收的那一天,早上五時多就要起床,回到家已是晚上十二時多,每次洗完澡要上床睡覺,都已經是凌晨一時多了。」雖然當資源回收義工很辛苦,曾患有「矽肺症」的黃建彬,只要遇到不好的空氣,就會引發輕微的氣促、咳嗽帶痰,嚴重的時候還會呼吸困難;當時醫生斷言,五年後肺部功能會逐漸的喪失,但自從他當資源回收義工後,不但不喘了,就連身體都變好了。

 雖然「身體變好」讓黃建彬很開心,不過他最感謝佛菩薩給予的靈感體驗。他表示,幾年前,孫子出生沒幾天,就被隔床的小孩傳染腸病毒,送到林口長庚醫院隔離,家中長輩擔心不已,如印法師知道後,教家人誦持〈大悲咒〉及〈藥師灌頂真言〉,並回向給孫子及他的冤親債主。所幸孫子住院十九天後就平安出院,但隔床小孩卻不幸往生;直到現在,黃建彬還是很感謝佛陀的保佑及如印法師教的方法,讓他的孫子平安長大。

 黃春蘭強調,自從先生加入資源回收團隊後,個性大為轉變,不但變得有耐性,說話時也不再用「三字經」當發語詞;二人之間的相處也愈來愈好,不但有了共同的話題,有了共同的興趣、目標。他們一起夫唱婦隨,在菩提道上一同修行,在回收中學習到了佛法要生活化,處處都是學習的榜樣,更找到了內心的法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