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德國的人總會疑問,為什麼路上沒有流浪狗或貓?答案在於─所有流浪動物都進了收容所。以首都柏林為例,這座城市擁有幾座收容所,最大的一家設在柏林東郊,由柏林動物保護協會營運。
這座廣大如動物園的收容所裡有動物醫院、獸醫,還有動物墓園,讓動物主人可為心愛寵物準備安息之地。一走進動物收容所,便有許多櫃台供人們登記走失的動物,被招領的動物在一定時間內沒有被領回,便直接轉由收容所養護。希望收養動物的人們,也會來到這裡,尋找有緣的動物,領養牠們回家。此外,收容所也提供動物疫苗接種與結紮服務。
住進動物收容所的動物,並不困在籠子裡,例如貓咪會有像 IKEA 般的居家環境,沙發與玩具都有;狗兒則有室內外可以奔跑,收容所除一百五十名工作人員之外,還有數千義工,他們照顧動物的飲食,在飼料廚房為動物做飯,定時撫摸牠們,注意牠們的身體健康與性情,以便在領養諮商時,考量主人與動物是否適合。
每個住進收容所的動物都有名字、一張證書,在頸部也會植入晶片,作為日後萬一走失的識別。如此一來,領養後走失的狗兒,一旦被送回收容所招領,不需要主人自動上門尋找,收容所便可以立即通知主人。
柏林動物收容所義工Marion Maslo分享,由於非常喜歡狗,他每周來服務二至三天。而每當遇到動物收容所開放日,他就會上台分享當義工的經驗,希望更多人來疼惜、照顧暫時無主的動物。他說,雖然義工來來往往,但每個人都在不同時間貢獻自己的力量。平日需要上班的他堅持,有機會一定來幫忙,無論是招募義工或捐款都很有意義,因為這些有形、無形的力量,都能讓流浪動物過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