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製作高麗菜炒飯,秀烹調成果。
圖/人間社記者陳碧雲
【人間社記者陳昱臻大樹報導】「哇!有高麗菜黃薑飯,還有高麗菜丸子!」為幫助農民行銷高麗菜,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與普門中學日前舉辦「駿程萬里—三好高麗菜文化交流活動」,推出印尼、泰式、台式風味等二十幾道高麗菜料理,要讓大家吃得又健康。此外,料理也製作成愛心便當,分享給獨居老人。
正值高麗菜產季,慈悲基金會與普中為幫助農民行銷高麗菜,在普中舉辦「駿程萬里—三好高麗菜文化交流活動」,邀請屏東縣花木蘭文化產業發展協會、高雄市新移民家庭服務中心共襄盛舉,推出印尼、柬埔寨、泰式、台式風味等二十幾道高麗菜料理,包括:高麗菜黃薑飯、高麗菜丸子、高麗泡菜、高麗菜捲、高麗菜餅、糖醋高麗菜、高麗菜封、回鍋高麗菜等。
剛考完大學學測的學生製作「黃金泡菜」,六福圓樓行政主廚李則毅在旁指導;從用鹽醃高麗菜、攪拌豆腐乳,並且裝罐,忙得不亦樂乎。
在中餐烹飪廚房,傳來陣陣高麗菜香,來自印尼、柬埔寨外籍配偶運用家鄉食材與香料,烹煮異國風咖哩高麗菜、高麗菜薑黃飯、高麗菜炒印尼豆餅、高麗菜酸菜湯及涼拌高麗菜沙拉。
另一群受過烹調訓練的餐飲管理科學生,則在佛光山雲居樓主任覺印法師、餐飲組有慈法師指導下,製作蒸、煮、炒、炸的高麗菜料理,每道菜都色香味俱全,令人食指大動。
普中校長蔡清波表示,舉辦高麗菜交流活動,不僅能幫助農民促銷高麗菜,還能讓學生學習如何製作高麗菜料理,同時開發行銷通路,推廣高麗菜飲食文化。此外,也將烹煮過程拍成微電影,並製成食譜。
慈悲基金會執行長暨普中家長會長蕭碧涼表示,農糧署發起響應高麗菜的活動,佛光山、普中以及新移民共同響應,發揮創意,製作料理,發揚素食文化,也讓大家認識吃高麗菜的營養與健康。
此外,普中學生烹調的料理,也製作成愛心便當,由大樹區興田里長曾金益發送給獨居老人,分享高麗菜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