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大百名的交換生在雙閣樓抄經淨心,體驗一日的佛門生活。圖/人間社記者陳昱臻
【人間社記者陳昱臻大樹報導 】「來到佛光大學當交換生,最幸福的就是可以巡禮佛光山。」佛光大學趁著清明連假,大陸及海外二十七所大學的交換學生,主動提出三日至五日舉辦「幸福台灣.就在佛光山」活動,前往佛光山與佛陀紀念館巡禮,一系列精采的課程,帶給交換生豐富的生命之旅。
佛光山教育院為這群首次上山的交換學生,安排精采課程,不僅邀請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佛光山教育院院長永光法師接心開示,並至佛館體驗茶禪一味及抄經淨心,同時安排佛門過堂用餐、聆聽晨鐘暮鼓,讓學生體驗佛門的一日。
西北師範大學傳播系碩二學生劉芳說,讀完星雲大師〈貧僧有話要說二說/佛陀館的是非風雲〉後,在參觀佛館時,發現處處皆能感受到大師興建佛館時,日日難過日日過的心情,歷經千辛萬苦的精神值得學習。最讓她感動的是,晚課後聆聽晨鐘暮鼓,仰望明月當空,聽聞蟲鳴鳥叫,寺院寧靜的氛圍,是她一輩子難忘的回憶。
浙江東方職業技術學院外文系教授武德力,上個月才到佛光大學擔任交換教師,也在校長推薦下,隨團參訪佛光山與佛館,令他感動與震撼不已。
初次來台交換擔任教師,武德力看見台灣與大陸教育的不同面向,他認為台灣高等教育重視人文與品格素養提升,相較於大陸生硬的說教方式,三好教育反而能訓練學生自覺教育,養成好的行為與品格。
威德大學佛教學系交換生金相潤,已在台灣度過四年的交換生活,從不認識台灣、佛光山,到深入探索,如今已愛上台灣的人情味及人間佛教的真善美。
四度參觀佛館,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動,也從中體會佛館不是為宗教而建,而是為社會大眾所建,從中了解佛教的文化、建築與藝術,大師無私的建館精神、寬宏的胸量令人佩服不已。
西北大學歷史系大三的朱軒宇說,來到台灣,發現台灣佛教與大陸佛教不一樣,尤其是人間佛教啟發人們積極向善、教化人心,並將佛法落實於生活中,他感謝星雲大師提供好的學習環境,開啟他全新的人生視野。
南昌大學公事系碩二楊天琪說,大師最新著作〈貧僧有話要說〉系列令他感動,社會大眾對佛教有所誤會,大師挺身而出,告訴大家正確與真實的佛教,此行也讓他明白透過行三好,佛法就會如影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