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推移經常不著痕跡,也因此常常不自覺地錯過許多事。因為睡過頭而錯過的期末考;因為工作而錯過的重要約會;又或者是自以為擁有未來,錯過那個再也回不來的人……
在我尚未踏入安寧病房實習前,對於「來不及」並沒有感覺,總認為還有下一次的機會,事情總還可以拖延;加上自認年輕,對於人生,只覺一切漫長無際。然而,親自目送病人離開人世後,才發現,原來說好要再見,卻再也見不到了。
記得那天下午,兩位將近八十歲的阿公,面對面地坐臥在病床。家屬坐在床邊,大夥你一言我一句地漫談。大家以相當流利的台語對話,甚至夾著許多艱澀用詞。我走近阿來阿公身邊,就我聽懂的字詞,嘗試去拼湊整句話的意思。我詢問他:「可以教我說台語嗎?」
他回答:「當然可以啊!」阿來阿公的女兒切著甜柿說:「爸,這是你最喜歡的甜柿,很甜喔!」看著阿公吃下甜柿心滿意足的模樣,我想那不只是顆普通的甜柿,柿子之所以會那般香甜,內含著女兒無限的孝心。
看到阿來阿公的女兒細心照料著阿公,與她深談後才發現,她為了親自照顧生病的父親,不惜辭去令人稱羨的公務員一職。同樣身為女兒的我,心中頗為感動!
下班後,我興奮地做了張卡片,想要向這對父女致意。隔天,我帶著卡片來到病房,卻未見到阿來阿公,這才發現他離開人世了。我驚覺,生命的消逝,竟是如此無聲無息,沒有邏輯。我深刻地體會到時間的流轉感,對於健康的人和病人竟是如此不同。
我以一天、一個月,甚至是一年一年在過日子,規畫下個月,甚至來年的工作和生活。然而,反觀病人和家屬們,是盡其所能地把握分分秒秒,確確實實地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