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想念他時,請仰望天空,他就在天上守護著你……。
文/陳秀丹醫師 圖/慈淨
有一位鼻咽癌末期的患者,癌細胞已轉移到很多器官及骨髓,在台北的一所醫學中心醫院治療,因上呼吸道阻塞,插管後進入加護病房;病人及家屬都知道病人將不久於人世,醫師詢問病人及家屬,願不願意轉往宜蘭醫院的安寧病房,一來離家比較近,可省去家屬長途奔波,二來在安寧病房的患者,要往生的過程會比較不痛苦,如果要回家也比較方便。
醫師經得家屬及病人的同意之後,就打電話問我是否可以接手幫忙照顧這位患者;我立即答應並安排患者入院事宜。
病人進入安寧病房後,用筆寫字告訴我,他知道他即將離開人世,也知道拔管很快就會死亡,但是插管實在很痛苦,所以他希望能儘早拔管。不過他的家屬則希望能再等二天,因為病人的孩子正在大學期末考,所以想等到孩子期末考後再拔管。我隨即和病人溝通,病人因插管無法講話,就用點頭及搖頭來表示。
「請問你有和親朋好友辭別了嗎?」病人搖頭表示沒有。
「請問你已經清楚的交代遺言和後事了嗎?」病人同樣落寞地搖頭表示沒有。
「如果我先幫你開紓緩的藥劑,減輕你的疼痛,讓你可以睡個好眠,醒來後比較有精神,這樣就可以寫下你想交代的事情,記得感情的事也要交代哦!還有後事的處理方式也可以想一想,順便等你的孩子考完試,來和你話別,這樣請問你願意多等二天再拔管嗎?」
病人毫不猶豫馬上點頭表示願意。這兩天,病人很專心地、巨細靡遺地,寫下了他的遺言。包括對太太的感謝、對孩子的期望、請弟妹代他孝順父母、遺產的分配……甚至連釣竿要送給哪一位好朋友,都交代得很清楚。
可能是遺言交代清楚了,心中的大石頭也就放下了,我看病人的神情顯得很開心的樣子。他的孩子考完試來醫院探視時,看到父親的模樣以後,很高興的問我:「我看我爸爸的身體好很多、精神很好,心情也很愉快,也沒有氣喘咻咻的聲音了,他應該不會馬上離開人世,可以再多活久一點對不對?」
我仍必須告訴他實情:「你父親的上呼吸道阻塞有些緩解,所以沒有氣喘咻咻的聲音,加上有用藥物控制,讓你父親感覺較舒適又有體力,但癌症的病情其實沒有好轉,你父親也即將往生了。」
病人和他的朋友、家人一一話別後,我徵得病人、家屬的同意後,為病人拔管。兩天後,病人神情愉悅、安詳自在地往生了。
長期受到病痛的折磨,又知道自己即將往生,多插一天的管,是多受一天的苦,病人當然不願意;但遺言尚未交代,更是一種遺憾,假如可以給予適當的止痛劑,為他紓緩疼痛,又有體力可以將遺言交代清楚,病人通常會很樂意這樣的安排。病人的心願已了,就能坦然接受死亡的到來,安詳地辭世。
記得有部叫做《獅子王》的動畫電影,那是我很喜歡的一部影片。劇中,獅子王去世後,每當小獅子想念獅子王時,就會仰望天空,然後,獅子王的影像就會在浮現在天空,慈愛地看著小獅子。這是一部很好的影片,我每次遇到病人離去,家屬哀傷時,我就會用這個故事安慰他們說:「你的家人並沒有離開啊!當你想念他時,請仰望天空,他就在天上守護著你……」
摘自《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三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