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修正國中小學生成績評量準則,將國中畢業標準由七大領域中有三個領域及格,改為必須四個領域及格才可畢業。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擔憂,依修正後的標準來看,約有兩成學生過不了門檻、拿不到畢業證書。
保障十二年國教的品質,訂定檢定標準本是理所當然,學生學業成績達不到畢業的門檻,肯定不會是就讀國中之後才發生的事,大多數的學生在國小階段就出現學習落後,不設法在每個學習階段把關補救,只設定最後的畢業標準,讓有心拉孩子一把的師長及屆時領不到畢業證書的孩子如何信服!
近年來,政府投注大量的經費,針對各科學習落後百分之二十五的學生補救教學,卻仍約有兩成學生,在學習領域無法達到及格標準,這不正代表目前補救教學無效嗎?該修正的豈只是國中畢業的門檻!
「牽一髮動全身」,如果畢業門檻稍微提升,就有那麼多孩子無法畢業,恐怕國中小的整個教育制度都該通盤檢討。
李學(嘉義市
/國小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