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間社記者陳昱臻
「八相成道」乃釋迦牟尼佛一生的化儀,總為八種相,通常是指:「降兜率相、託胎相、降生相、出家相、降魔相、成道相、說法相、涅槃相。」
上周福慧家園共修會,邀請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佛光緣美術館總部副館長妙仲法師、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主任有法法師及佛陀紀念館本館執行長有賢法師,告訴大家佛陀八相成道的故事,從中明白臘八的由來。
為了讓大家更加認識佛陀的一生,開場由佛光小姐演出佛陀「八相成道」的故事。闡述西元前六世紀,釋迦牟尼佛在印度誕生、修行、成佛、說法、涅槃。然而「八相成道」乃釋迦牟尼佛一生的化儀,總為八種相,通常是指:「降兜率相、託胎相、降生相、出家相、降魔相、成道相、說法相、涅槃相。」「八相成道」是佛教藝術中常見的題材之一,根據《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十八所載,當佛陀示現涅槃時,大迦葉尊者曾顧念到阿闍世王信根初發,恐受不了打擊,因而命行雨大臣,於阿闍世王獲知此訊之前,將佛陀自生天託生、降誕,以至於涅槃示寂等的一代化蹟,如法圖畫於妙堂殿上,據此可知,那時有關佛陀行傳的題材已經開始繪製出來。
如常法師也以韓國通度寺的〈八相成道幀之兜率來儀相〉、印度博物館所藏的〈脫胎靈夢圖〉、西藏札達托林寺的〈樹下誕生〉壁畫等八幅圖像,說明佛陀的八相成道。
並表示,修道與修行都需要有一個導師,佛教徒的導師是佛陀,是一輩子要學習的對象,教導我們解脫之道。
佛陀具備自覺覺他的條件,自我觀照與起修,還能度化別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然而所有的佛像中只有釋迦牟尼佛是觸地印,如常法師說明「觸地印」是以大地為證,修行堅定之意。
星雲大師初到台灣,在宜蘭雷音寺弘法時,為了讓佛教深入民心,讓大家認識佛陀,特別在佛誕節舉辦一系列活動,其中包括一九五八年佛誕節舉辦夜間提燈遊行,當時宜蘭只有五萬多人口,竟有三萬多人參加遊行。進而開啟佛光山全球各別分院,在佛誕節這天舉辦慶祝佛誕,甚至千僧萬眾踏上凱達格蘭大道一同慶祝國定佛誕節。
除此之外,透過佛光緣美術館舉辦佛誕特展,也能接引大眾認識佛陀。妙仲法師以二○一○舉辦的「悉達多」佛誕特展、二○一一年佛誕特展「出城‧悉達多」為例,透過多媒體的設計展覽,讓民眾透過互動「遇見悉達多」,體驗悉達多太子誕生時,走七步生蓮之瑞相。
有法法師也以二○一三佛誕特展「人間佛陀重現人間」為例,由馬來西亞拍攝的《人間佛陀》動畫,在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還原3D動畫的製作過程;有賢法師則以菲律賓藝術學院所演出的《佛陀傳音樂劇》,一群信奉天主教的青年詮釋佛陀的一生,讓非佛教徒也能因觀賞音樂劇,認識佛陀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