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為提倡宗教文學,高雄市佛光山今天起至十四日舉辦「宗教實踐與文學創作暨《中國宗教文學史》編撰—國際學」論壇,兩岸及海外近百位學者專家齊聚,盼透過論壇進一步了解宗教文學,促進寫作深度與廣度。
中國大陸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吳光正表示,多年前開始,武漢大學中國宗教文學與宗教文獻研究中心,聯合各高校與各研科機構學者,共同編撰十二卷二十五冊《中國宗教文學史》,目前已進展到中後期,希望聽取海內外專家意見,提升編寫質量。
人間佛教促寫作思維
吳光正說,選擇到佛光山舉行論壇,是因為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文學創作等身,其修持、弘法、利生是學者論述的對象,也是宗教經典案例;大師的「人間佛教」文學創作,可了解其宗教文學,促進寫作思維。
吳光正表示,近二年,都和大師及佛光山師父通信,當他們理解編撰宗教文學史的計畫後,佛光山大力支持,才獲此好機緣。
編撰《中國宗教文學史》,籌備多年,吳光正表示,希望聚集學界精英交流;不僅邀請台灣、大陸學者研討,也邀請德國、南韓、越南學者交流,以增長國際視野,再加上佛光山多位師父對大師創作有深入研究,更能集思廣益;針對宗教文學整體論述,以及星雲大師個案,進行理論、宏觀探討,提升寫作水平。
論壇主持人國立台灣文學館館長李瑞騰指出,「宗教文學論壇」是很重要的研討會,不只研討佛教,也研究道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三場專題演講,加上百件論文研究,讓論壇更有意義。
宗教經文高深文學
「宗教經文,就是很高深的文學。」李瑞騰表示,宗教是心靈的重要信仰,也是神與人間的重要對應關係,人們藉此安頓身心;而文學,基本上也是心靈寄託最佳方法,寫作者的心靈狀態與環境的對應關係,最後都要有所交集。
李瑞騰表示,宗教當作素材,信仰成為寫作對象,這是千古以來就存在的因緣。
李瑞騰表示,自古不論天地山川、鬼神,都和信仰有關,古代的文人大家王維、蘇東坡等,都和當代的高僧大德建立深厚交情,不但在文學書信有良好互動,也表現豐富的文學素養。因此,透過文學面向人生,可由佛教文學中,看到生命的潛在問題。
李瑞騰說,期盼這次研討會後的論文能夠印成冊,讓更多人看見問題;在開放空間論述,可以有效對話與交流,讓更多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