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北市美國商會調查,四成八企業會員今年要增加在台投資,四成一預期會增加雇用人力,但他們抱怨提供高薪卻找不到適合的人,主要是因為台灣人英文能力普遍不好。
美國商會「二○一四商業景氣調查」,公布針對二百二十家外商企業主管級會員做的問卷調查。會長范炘指出,其中一項是對今年全球經濟走緩的擔憂程度,從去年的百分之七十二降至今年的五十八,其他對中國大陸、美國、歐洲等都是下降的;只有對台灣擔心的程度從去年百分之五十八提升到百分之六十一,會員對台灣要如何積極參與國際社會的政策感到不確定。
范炘還指出,美國商會會員在台灣一直在雇用人才,愈大的公司雇得愈多,且不是22K,雇用的起價都很高,包括醫療健康產業、飯店服務、零售業、消費性產品等,卻往往找不到人。對於台灣一直討論失業、畢業生難就業的問題,他表示,很多外商企業反映「找不到合適的人」,可能要花一年時間才把人補齊。
范炘坦言,台灣一般的英文能力不好,這很吃虧,讓台灣人在國際場合很難表現自己,比起中國大陸、韓國人的敢講話、發聲,台灣人相對較少主動出擊,能見度會被掩蓋。
他建議台灣人才需要強化國際視野,看到一些大層面變化,要看全球,不是只專注內部、局部的問題,這或許和教育有關。
調查的其他部分還包括,外商認為政府對法規解釋需有一致性、依法行政、監管過程也需透明化;此外,認為台灣應與美國政府盡速簽訂雙邊投資協定(BIA)等。
范炘並表示,對於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美國商會一向支持改革開放;想辦法加入也是台灣唯一道路,今年一定要想辦法參與,至於能不能加入,順利度如何?取決於所有國民的決心,不光是政府;因為知道台灣社會要凝聚全民共識不易,因此美國商會去年就向馬英九總統推薦蕭萬長是適合的推手,有助凝聚共識,提升台灣在海外能見度。
范炘認為,台灣不管是想參與TPP或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在國際社會上要展現出「可信賴性」,過去幾年台灣在某些部分表現出的可信賴性並不是很好,如過去的美牛議題和現在的兩岸服貿問題。
對於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表態全力支持台灣加入TPP,美國商會表示,會審慎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