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院六票對六票沒有彈劾檢察總長黃世銘,輿論嘩然。有人認為,黃世銘沒有錯,應繼續留任;有人則批評監察院功能全失,乾脆廢了。監察院彈劾案以六票對六票告終的結果,怎麼解讀,對黃世銘的智慧是個很大的考驗。
黃世銘可以這樣解讀:監察院的彈劾案不成立,就代表檢評會早先提出的撤職決議,是不對的,監察院根本不接受。監察院終於給了他清白,他可以理直氣壯的繼續當檢察總長。
黃世銘也可以這麼解讀:監察院的彈劾結果顯示,監察委員當中,認為他是對的、認為他是錯的,都有六人,所以他應該檢討為何他不畏權勢的舉發不法,還是有那麼多監委認為他有錯。
黃世銘甚至可以更深一層的這麼理解:既然這件事從一開始發布案情,到現在監委審查不通過彈劾案,一直都造成政局動盪、社會不安,連帶的也讓監察院受累、受批評,他是否應該懂得如何自處,把國家利益置於個人去留利益之上。
不管黃世銘怎麼用智慧理解監察院的審查結果,外人難以得知,但他選擇了繼續當檢察總長,大家自可理解他的智慧層次何在。
說真格的,黃世銘舉發王金平等人關說的事件,如今社會輿論兩極化,除了國內藍綠對立的政治環境,還和黃世銘有司法鐵漢美名有關。
但所謂司法鐵漢,除了指這個司法人要具備不畏權勢的特質,還要有不為特定政治人物和團體服務,以謀取利益的要件。
黃世銘查出王金平等人有電話關說案件的嫌疑後,如果就此依法處置,他就是不畏權勢,當得上司法鐵漢的美譽。但他見獵心喜,趕緊把這件事密報總統,還惹得國內政治動盪,就有為特定政治人物、特定政治目的服務的嫌疑,就談不上什麼司法鐵漢。
更進一步說,黃世銘迄今沒有顯示他司法鐵漢、檢察總長應有的智慧。
高明章(台北市/媒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