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唐朝一代才女上官婉兒,在香消玉殞千餘年後,去年九月其墓現身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備受關注。完好的墓誌,九百八十二字的誌文,還原怎樣真實的上官婉兒,備受關注。據大陸西安《華商報》昨日報導,上官婉兒墓誌七日曝光,部分內容卻顛覆世人的想像,包括十三歲嫁給唐高宗、四十二歲再嫁唐中宗,兩段婚姻分別嫁給父子。
《華商報》引述期刊《考古與文物》披露的上官婉兒墓誌全文,得出這一內容。
上官婉兒父親上官儀在唐高宗李治時期擔任宰相,因為「離間二聖、無人臣禮」罪名被殺,株連全族。因此,上官婉兒剛出生就進入「掖廷(宮女居住和犯罪家屬婦女宮中勞動之處)」當女奴隸。
《新唐書》記載,上官婉兒「年十四,武后召見,有所製作,若素構」。因文采被武則天發現而起用,之後嫁給唐高宗、武則天之子唐中宗李顯。根據《新唐書》,上官婉兒嫁給唐中宗期間,曾與武三思等人私通。
不過,上官婉兒墓誌卻顛覆這段歷史,內容明確記載上官婉兒十三歲被唐高宗封為「才人」,四十二歲冊封為唐中宗的「昭容」,死時四十七歲。
唐朝嬪妃分九等級,才人相當於五品官,另有「婕妤」、「昭容」、「昭儀」等,都高於才人。
大陸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李明說,上官婉兒墓誌為青石質,正方形。出土於甬道正中,出土時墓誌放在石頭上,上首皆朝北。其中這塊誌石長寬均為七十四公分,厚十五點五公分。畫細線棋格,陰刻正書三十二行,總共有九百八十二字。
此外,對此墓誌也有幾大謎團未解,上官婉兒的才華在武則天時期充分發揮,史書對此記載頗多。但該墓誌對武則天時期卻隻字未提。在唐朝不少墓誌中都有寫道是誰書寫的墓誌,而上官婉兒的墓誌卻隻字未提,也啟人疑竇。
有專家推測,墓誌可能是張說或者齊國公崔日用所撰寫,這二人都是婉兒生前重用的文人,他們背後都是太平公主一黨。留存至今的《昭容上官氏碑》一百五十字,則是由張說所寫,而該碑的序文則是由崔日用所寫。但考古人員在婉兒墓周圍,卻沒有找到該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