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環保局日前查獲爐渣回收業者,違法棄置爐渣,長達數年,暴露出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的管制漏洞。
台灣好山水被糟蹋,廢棄物亂倒比比皆是,農地被傾倒毒爐渣,連「台北的後花園」都無可倖免。走進宜蘭,到處可見漂亮的建築,誰料爐渣當土方,蓋農舍或民宿,怎不叫人心驚膽顫。
爐渣變成為業者的淘金石,全來自經濟部的命令,允許它可作建材、填路基級配材料等用途。禁止用在農地、集水區與重要溼地,卻未管制從出廠到交易、棄置的流向,是最疏忽的部分。
經濟部巧門被業者抓到,遂採購廢爐渣,有的轉賣給工程業者,當成土方級配填地基,導致道路品質不良。
環保局針對不肖業者,裁罰二十六萬元,超低的罰鍰金額,對照高報酬的利潤,可說不痛不癢,難怪業者有恃無恐。期望政府對不肖業者科以刑責,只有嚴刑峻罰,才能遏止傷天害理的行徑。
吳添(宜蘭縣/榮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