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壓力很多,只要是不想做或不願意做的事,都可能造成壓力,如果沒有妥善處理,容易導致憂鬱,因此,學習如何抗壓是人生的重要課題。
福慧家園上周的共修主題「現代人如何抗壓?」禮請寶塔寺住持慧僧法師主持,邀請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北區協會副會長胡素華、財團法人台北市私立仁愛頤養園主任許金玲與許添財立委辦公室主任范思筠,藉由行佛歷程與工作經驗分享,帶領大家探討如何面對壓力?
「做什麼,像什麼,就不會有壓力。」,慧僧法師表示,人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分內工作,活到老、學到老;多運動可紓解壓力,在與人相處上,人際的互動關係,也是壓力來源,不可不注意。
「佛光人很忙,沒時間老!」發心度眾、護持佛光會不餘遺力的胡素華分享,有人問她如何兼顧家業、事業與道業?胡素華引用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忙就是營養」與《佛光菜根譚》中「適度的壓力會帶來進步與成長」等智慧法語,來詮釋自己二十多年來,從事弘法工作的精神理念與力量。
至於如何抗壓?胡素華也提供許多良方,包括:學習轉念與放下、幽默可化解僵局、大量閱讀、創造生活中的小小成就感、活在當下、享有而不是擁有與靜坐等方法,並以星雲大師帶領大家發願「我是佛!」之後,詢問與會者:「我是佛,能不能罵人?我是佛,能不能生氣?」為例,說明幽默不但能轉化壓力,更能讓大家在寓教於樂中,不忘自己的初發心與願力。
從事社會福利工作三十多年的許金玲,在分享如何運用佛法化解職場問題時談到,面對工作中的種種人事紛爭與考驗時,總是以「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為警惕,用同理心來選擇原諒,不以別人的過失來懲罰自己。此外,也透過念佛、懺悔,學習調伏自己、讓心更柔軟,進而用佛法來鬆動內心的傷心事,在發願與轉念中找回自己,因為危機即是轉機。
面對壓力會產生哪些現象?范思筠提到,每個人對壓力的承受與處理方式不同,有些人會眼冒金星、頭髮變白,有些人會驚慌失措、大喊大叫。以郭台銘選才、考驗新人為例,肯半夜來面試,表示願意犧牲;願意等五小時,代表能忍耐;能和顏悅色寫好簡單的字,表示脾氣好、懂謙虛,壓力可載舟也可覆舟,只在如何面對。
范思筠也引用星雲大師所教導「勤奮,不故意拖延;忍耐,不顧忌批評;勇敢,不過度自責;放下,不患得患失」等抗壓妙方,來期許大家,壓力的減除,要靠智慧來規畫,並用正面的心態來調適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慧僧法師勉勵大家,人要活得自在,除了秉持佛光人「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工作信條外,以打棒球為例,要把自己當成「游擊手」,只要哪裡有漏球,就要接起來、傳得好。娑婆世界是堪忍的世界,修學佛法要能去我執與法執、勤修精進波羅蜜;遇到困難,更要思維因緣、學習轉念,方能在自利利他中圓滿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