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珣綜合外電報導】香港政府日前宣布,古物事務監督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把近一百四十年歷史、位於薄扶林道的伯大尼修院(見圖/取自網路)舊址列為法定古蹟。
伯大尼修院主要是由小聖堂、療養院以及雇工區三部分組成,仿照新哥德式建築風格。目前為香港演藝學院伯大尼校舍。
伯大尼修院於一八七五年由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興建,作為患病傳教士的療養院,共接待約六千人。
修院於一九七四年關閉,售予財團,之後由政府接管,曾租給香港大學使用。
二○○二年,政府決定修復修院,並將毗連的舊牛奶公司牛棚(二級歷史建築)一併租給香港演藝學院,改建為校舍,工程於二○○六年完成;修復工程包括:翻新建築物、增建教學設施,以及尖拱柱組遊廊等。
修復期間,也尋回一九七四年修院出售時被撤走的珍貴文物,例如小教堂的十九扇彩畫玻璃窗、聖像、祭台、祭台屏風。
為重現伯大尼原貌,香港演藝學院多次到訪香港各修會與政府倉庫,並委任法國歷史學家到巴黎外方傳教會總會檔案庫蒐集資料。
伯大尼修院修復後,對外開放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