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電】頤和園中珍藏著一幅存世一○八年的慈禧太后油畫像,也是慈禧生前最後一幅油畫像。畫像的作者是荷蘭人胡博華士,他是唯一為慈禧太后畫像的外國男畫師。
一八九九年華士經外國使節推薦,為慶親王奕劻、袁世凱、李鴻章等人畫像。無意間,慈禧看到他為奕劻的畫像,非常滿意。一九○五年六月受邀再度到北京為慈禧作畫,收取了中國政府一萬三千銀泰勒作報酬。
畫前,華士透過使館找到一張慈禧的照片,在畫布上反覆練習。農曆六月十九前夜,華士把所有的畫具包好,包括他的照相設備。遺憾的是,至今未發現拍下的照片。
畫像的地點在西苑。華士首次看到慈禧是透過皇家殿堂的窗戶。兩個小太監舉著巨大蒲扇,八名太監抬著黃金座椅,慈禧威嚴地坐著。
十五分鐘後,他被帶進宮殿開始畫像。雖然之前見過慈禧的照片,但他還是被慈禧的容貌打動:「坐得筆直,顯示出極大意志力。面容親切美麗,流露強硬堅定的意志,我立即喜歡上她。」
首次繪畫,華士認真地畫了頭部的小樣,直到有人傳諭皇太后累了需要休息,畫像才告一段落。慈禧離去後,華士繼續描畫寶座和陳設背景。第二天作畫四十五分鐘後,慈禧讓大清官員伍廷芳傳譯,眼睛上下和鼻子處不要陰影,眼睛要加大,嘴唇要豐滿,嘴角要向上,眉毛要直,這時華士才明白,太后不要寫實的肖像,須按她的意願作畫。
第三天,華士帶著新繪畫的頭像小樣進宮,獲得皇太后、載振和伍廷芳讚許,但皇太后還是提出眼睛還需要向上睜開些,眼角尖小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