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就讀幼兒園中班的時候,一日拿回三個金元寶形狀的巧克力,說是同學分享的,還加註一句:「因為他爸爸生日。」我心想,這位同學的家長真有心,生日還不忘和孩子們分享,兒子接著說:「他爸爸今年八十歲了!」我一面洗著碗盤,一面悠悠地回著:「哎呀,你聽錯了啦!可能是三十八歲,還是四十八歲?」
相隔幾日,前去幼兒園接小兒,遇到老師隨口問問:「同學的爸爸真有心,還分送孩子們巧克力,可是,孩子聽錯了,說他爸爸八十歲!」沒想到,老師卻點著頭說:「沒錯,是八十歲啊!」
當下,心頭堆滿崇高的敬意,老來得子確實可喜可賀,但面對漫長的養育過程,需要的是飽足的勇氣和信心。
我年屆不惑,意外得子,雖是堅強勇闖難關,度過不穩定的孕程,總算有驚無險,足月生產,但是,當抱著軟綿奶娃在胸前一點一滴哺育時,卻也有過憂鬱、心生軟弱的時刻。
當時一對雙胞胎女兒才上小學,等么子這個娃兒長大上小學,我已然是老媽媽了,有點感傷!等他上大學,獨立飛翔時,我更是年紀溢過花甲的老嫗,不勝唏噓;如果小兒在三十歲左右成家立業,在他的婚禮上,我的喜悅也一定夾帶著年邁風霜;在八十歲時,我能像我的父親一樣嗎?我的父親也在年近四十得子,吾弟晚婚,三十五歲得女,夫婦倆都要上班,父親雖視力不良,但還是幫忙白天照顧孫女,奶瓶上要用奇異筆畫上粗黑的線痕,才得以泡出濃度適宜的牛奶;父親八十歲,孫女也才上學去。
雖然,我信誓旦旦,無意照顧第三代,想要有自由逍遙的銀髮生活,然而,生兒育女的事,無可預期,未來的事,更是難以規畫。
為了當個負責任的母親,陪孩子走更長遠的路,一方面要強身健體,也要配合讓人心生抗拒的健康檢查,自許活到八十高齡,可以請孫子、孫女的同學吃巧克力,以此作為主婦高瞻遠矚的目標!
(本專欄隔周一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