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剪影

徐禎苓 |2013.12.27
1351觀看次
字級

 這是一次太倉促的旅程。從決定到訂車票,我花不到十分鐘的時間。翌日,我揹起簡單的行囊,沒有地圖,沒有任何規畫,就這樣搭車到南投。

 其實,我已經來過南投許多次。行過旅客必去的遊覽勝地:騎過清境農場的羊,撿拾奧萬大的楓紅,走訪紙教堂,也泡過廬山溫泉,更遑論坐遊艇在日月潭上觀覽風景……現在,這些地方已是陸客多於台灣人,不曉得台灣人去哪裡觀光了。

 這趟旅程,我不打算去那些熟悉的觀光地點,央求住在埔里的H帶我體驗鎮上居民的生活。鄰近中午,和H在一間米粉店粗略填充肚子,隨之越過馬路,到對面的酒廠買了酒釀蛋與香腸,然後走路去看電影。

 從米粉店到電影院起碼需走上十五分鐘,她帶我穿梭巷弄,邊走邊聽她敘說瑣碎的日常。H在一所國中內教書,校園多是窮困的原住民孩子、社會邊緣的小人物,那些孩子遠遠超乎我們想像,沒去過夜市,只用水晶肥皂洗澡,甚至連喝一杯沖泡牛奶都嫌奢侈,我望著她,想像這群孩子,想像他們的日子。想起黃春明、王拓、王禎和筆下的畸零人,也許孩子是畸零人的雛形,或者幼童版的典型,而那些遠遠在我理解範圍之外,原來有人這樣生活。

 這條路上會穿過一個菜市場,和台北井然有序的南門市場、水源市場很不一樣。攤販在馬路兩側擺攤,不寬的馬路必須同時負荷行走的人與往來的機車,不時可聞喇叭聲,與叫賣聲此起彼落。H拉著我走,她說這裡不似台北,車不讓人;還有路口形同虛設的紅綠燈,亦讓她抱怨不止。此時,我看見有一個騎機車的母親,載著三個沒戴安全帽的小蘿蔔頭,從我面前呼嘯而過。啊,埔里。

 拐了幾個彎,H領我走入一間電玩遊戲場,電動門開,迎面而來濃稠的香菸味,我一面捂住口鼻,一面擔心菸味黏在我的衣服上,難以清理。我們快步向裡頭走,通過一扇電動門,把遊樂場的氣味與喧囂拋在另一個時空內。我問H電影院在哪?H指了前方玻璃窗口,窗台下方貼了整面牆的電影海報。令我吃驚的是,兩、三部片只要一百五,且都是院線片。

 不很大的放映廳,當然,天花板、座椅十分老舊,燈光昏暗,播映時間也不太準時。入場的大多是翹課的學生,一雙稚嫩的臉,搭配過氣的金黃頭髮,擦上不符合實際年齡的香水,每一句話後面綴上髒話,某種強而有力的斷句。那場景、那電影、那人、那言語,在關了燈的暗房裡,裁剪斷層的時尚,關於那個年代、那個地方、這個年代、這個地方,交錯也交鋒的審美觀。我想,這恐怕是截至目前所經驗過最為後現代的電影院,拼貼上一世紀與這一世紀的風貌,帶點衝突,又帶點復古。

 埔里是傳統的小市鎮,還保留著古早的台灣味。H說埔里鎮大多是佛教徒,初一十五茹素,難怪整條街開了許多間素食店。H是嗜肉之人,對於這習慣十分無奈。然則,這趟埔里行恰好遇到農曆十五,街上有些葷食餐廳乾脆關門。我們隨意選了一間素食店,打算暫時果腹,晚點再去夜市晃晃。

 其實,這間素食店並不特別,像家常飯館,菜色普通。吃一會,遇見H的學姐,便同桌吃飯聊天。那學姐熟諳算命,我忍不住詢問未來,她竟大方答應幫我看看。她排完我的命盤,形容我的生活像騎在馬上,永遠處於動態,無法靜止。我細想,十八歲之後,我一直出走,從單純到異鄉求學,到跨過城市邊界跑研討會,甚至後來在創作計畫施行時,我隨時拎著包包與相機旅行;又或者現在於台北念書,我卻跑到更北的基隆工作。其實,學姐說得很對。只是我不確定是我的性格,還是外力促使我不得不這麼做。

 這趟旅程的終站,落在N的新家。她已經是一名專職的母親了,擁有九個月大的女嬰。H和我在沙發上逗弄她的嬰孩,看N為寶寶熟練地換尿布與餵食馬鈴薯泥。我聞著嬰孩身上淡淡的乳香,突然可以理解作為一個母親,那種穩妥的幸福與恬淡的快樂。

 然而,當我抱過小寶寶,享受短暫的安定,又得揹起包包,匆匆搭車返回台北,繼續我的往常。

 離開N的家,走在路上,毋需抬頭,黛綠色的高山聳立面前,山頂早盤上一層迷霧。H說,埔里的下午總是如此,催促我加緊腳步,免得晚點遇雨。告訴我可以隨時下南投尋她,我欣然應諾。離開南投,我在車內回想旅程的步伐,不確定是不是喜歡南投,或許只是因為H和N住在這裡,或許我對小鎮充滿好奇,勾著我多次前往。

 出走與停留,來回在我的生活中,像難以脫軌的迴圈。這麼多年,其實對於地方已經沒什麼太大眷戀,我似乎已經習慣流動的日常。只是偶爾在動的瞬息,看見恆定的那些,美麗而珍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