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國神社類似台灣的「忠烈祠」,明治2年(西元1869年)奉日皇明治敕諭始建,原名「東京招魂社」,明治12年改為現名。
德川幕府嘉永6年(1853年),美國海軍提督帕里在1853年率領四艦,首度叩關日本要求通商(黑船事件),此後在日本國內死於戰亂的各界人士,一律成為「靖國神社」的祭祀對象,例如「戊辰戰爭」(推翻德川幕府之戰)犧牲者的骨灰牌位。
明治20年(1887年)以後,凡是在海內外各地為日本犧牲者,甚至包括發動侵略戰爭的戰犯,通通列入靖國神社尊崇祭祀的對象。
按照日方的記載,這些戰役和事變,包括「明治維新」、「西南征討」、「日清戰爭」、「台灣征討」、「北清事變」和「日露戰爭」、「濟南事變」、「滿洲事變」、「支那事變」和「大東亞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