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三年走進尾聲,各縣市跨年晚會都在預期中舉行,不少人批評鋪張浪費,是在「燒錢」。但很多年輕人嚮往跨年夜站出來吶喊狂歡,迎接新的一年,給自己欣喜與滿足。想法不同,需求不同,如何兩全其美,須主政者深思與作為,期待來年有所創新與變革。首先考量是,活動花費龐大的預算,都是納稅人的血汗錢,時機歹歹,禁不起揮霍。而排擠效應,是否擠壓地方政府財政,影響地方建設。現在地方政府一面叫窮,一面卻出手闊綽,鮮有量入為出。民代則一心希望在舞台上露臉,爭取選票,幾乎忘了為人民看緊荷包的重責大任,甚至敲鑼打鼓湊熱鬧。舉辦活動支出的天文數字,也未公諸於世,到底錢怎麼花,有無不當,民眾都不知道。除了活動中的聲光布景比炫麗,焰火比壯觀,最讓人詬病是大部分支出,落入載歌載舞當紅藝人口袋裡。為了壯聲勢,想盡方法爭取演藝大咖,少數巨星披星戴月南北趕,表演的節目都一樣,根本失去地方特色,有何意義?如果能以地方演特色為主,設計有內涵多元節目,節省的錢可做公益,可挹注教育,也可助弱勢,才是多贏的作法。為讓政府少花錢,又可辦精彩活動,各縣市應爭取民間企業支持贊助,政府少花錢,如果能讓這些企業老闆們出資,共同扛下跨年活動的費用,例如台北市與101大樓的合作,在101大樓放焰火,在市府前廣場辦活動與倒數計時,就是很好的「典範」,台北市可以,其他縣市應該也可以吧!一舉雙贏,何樂不為?縣市合辦或輪流辦也可考慮,既可提供交流機會,又可敦親睦鄰,何必一定要逞強爭面子!輿論早有批評,但地方政府輸人不輸陣,一年比一年浪費,長此下去,沒完沒了,脆弱的財政如何支撐?道德勸說難發揮力量,唯有主政者頭腦想清楚,民代充份表達民眾的期望,民眾拒絕鋪張跨年湊熱鬧,才能徹底改革炫耀的習氣!
凌昕扶(台北市/國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