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大學工會、政大勞權小組、清大研究生聯合會等團體約二十多人,昨天上午到立法院外抗議,要求教育部立即承認學生可兼顧勞工身分、並清查研究生人力撥補經費。
台大工會秘書長林凱衡表示,研究生擔任研究助理、教學助理、臨時工等「提供勞務給付」達成學校交辦工作,和大學毫無疑問就屬於雇傭關係,「接下工作,就有勞工身分」,但教育部卻不承認,要求教育部應立即認定校園內各類型的勞動樣態。
現行僅擔任國科會專案計畫的研究助理享有勞健保,政治大學研究生協會總幹事張修齊表示,目前校內的研究、教學和行政助理有五百多人,都沒有勞保;張修齊說,教育部應該增加經費,或對企業課資本利得稅來填補。
教育部長蔣偉寧昨天在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就大學生在校擔任助理等相關勞動權益進行專案報告。多名立委主張,應全面認定為雇傭關係,學校或教授應幫兼任助理投保勞健保。
專案報告指出,若全面納保,會增加學校經費負擔,現行法令規定,短期兼職人員無論支領金額多寡,雇主都需負擔全時投保責任,大部分助理的助學金低於全時工作薪水,有「低薪高保」的疑慮,學生可支領的錢也可能更少。
蔣偉寧表示,若學生助理全數納保,人數可能要打八折;而兼任助理是以學生身分參與研究計畫,性質屬教育學習的一環,與有對價的雇傭關係不同。
蔣偉寧也坦承,民國九十五年至今他申請的國科會研究案,參與的助理和博士生沒有投保勞保,因為不是純勞務的對價關係,而是跟學生的學習和論文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