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很多人都看過或聽過《十二夜》,這是一部流浪狗收容所的觀察紀錄片。這部片帶給我前所未有的感受。它是一部後座力很強的電影紀錄片。
我在看完電影後,情緒有些憤慨地和朋友討論,我覺得當中有許多不公平的地方。為什麼狗狗沒有主人就是問題,是不是我們覺得狗是依附在人類之下生存的?而人因此有權力去決定另一個生命的生死?是誰賦予我們這種使命?如果流浪狗是問題,那流浪漢呢?同樣都是生命,狗的生命就比較卑微嗎?
但光是憤慨也無法解決問題,我覺得,討論還是要有意義,所以,我的想法是,流浪狗要根絕,首要做的就是教育,教導人類要尊重生命與認清自我能力所能做的事情。
除了憤慨,劇中令我悲痛的地方在於,狗狗的一生頂多二十年壽命,但我們人類的這雙手卻硬生生使牠們減少了停留在這美麗世界的時間。而人類有醫療科技,幫助人們支撐,撐過一年又一年。如果多活出來的歲月,只是不斷地消耗地球上的資源,沒有對社會有任何正面的意義,我們到底憑什麼?
一個六歲小男孩對於狗狗短暫的生命有這樣的闡釋:「人們出生就是為了要學會如何過好生活——比如愛身邊的人,好好對待別人,而狗生來就已經知道怎麼做到這些了,所以牠們不需要活那麼久。」是啊,我們也許窮極一生,還不知道怎麼去愛人。
我一開始聽到的時候十分認同,也找不到比這個更好的闡釋了。但我現在有了不同的看法。我想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人類的一生這麼長?我覺得,這是因為人生在世,每一個人都被賦予不同的使命,找到自己的使命,也就是找到自己獨特的地方之後,去改變,去創造,讓世界因為我們的存在而有所不同,並且從人生每個階段去學習不同的課題,不管是好的或是不好的,都是我們要去面對與學習的。
《十二夜》的回響逐漸擴大,我覺得這部片不僅讓大眾看見原本不被看見的地方,也是一個讓人類反省的機會。讓我們好好去思考,這個社會或是周遭的人,會不會因為自己的存在,而有一點不一樣。我們從小到大,都不斷地從父母、師長、朋友與社會中享受資源,現在我們有能力了,是不是應該去思考:我們可以為他們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