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名句》昔我往矣 楊柳依依昔我往矣 楊柳依依

文心工作室編著 |2006.12.13
6960觀看次
字級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飢。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小雅‧采薇

◆語譯:

昔日我離去時,楊柳搖曳;現在我回來了,大雪紛飛。一路上又餓又渴,走得好辛苦。我心裡多麼傷悲,可是無人瞭解。

◆文章背景: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千古名句的背景在西周中期,征人為了保衛家園到北方對抗玁狁,全詩記敘途中辛勞以及歸來後物換星移的感慨。

古代中國,為了對抗北方外患,歷代都修築防禦工事,成果便是「上下兩千多年,縱橫十萬餘里」的萬里長城。

從〈采薇〉中可略知西周對抗玁狁的情況。詩中提到「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沒了妻室沒了家,無法休息無法歸,都是因玁狁來犯)。為求安定征人要出戍,但是戰爭的痛苦讓人「曰歸曰歸,心亦憂止」,多麼想回家啊!然而一路上無法收到家鄉的訊息,因為「我戍未定,靡使歸聘」,軍營一直換地方,所以也無法聯絡家人。幸而戰事還算順利,「豈敢定居,一月三捷」,之所以無法定下戍守的地方,也是因為戰爭常有捷報。最後士兵耗盡了心神氣力,「載飢載渴,我心傷悲」,回到家鄉,猶記當初楊柳依依、春和景明,如今雨雪霏霏,不知經歷了幾個寒暑,人事全非了!

◆名句故事:

謝玄是東晉名相謝安的姪子,《晉書‧謝玄傳》記載,謝安經常教導子姪,有一天他問道:「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你們要如何將謝家發揚光大啊)?大家都悶不吭聲,只有謝玄說:「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庭階耳。」芝、蘭是兩種香草,用來比喻人的節操、才性美好;玉樹形容少年的材質或面貌的優秀。謝玄暗引《孔子家語》:「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謂窮困而改節。」他說要讓深林裡的芝蘭、玉樹生長在謝家庭院,就是以芝蘭玉樹比喻自己跟兄弟們。謝安聽了十分滿意。

《世說新語‧文學》提到:「謝公(謝安)與子弟集聚,問毛詩何句為佳。遏(謝玄)稱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公曰:『訏謨定命,遠猷辰告。』謂此句偏有雅人深致。」這段描述謝安問子姪,《詩經》裡哪一句最好?謝玄就說〈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最好,這個答案顯然不投謝安所好,他讚賞的是衛武公的座右銘〈大雅‧抑〉的「訏謨定命,遠猶辰告」(以宏偉的謀略決定國家政令,把遠大的計畫按時布告天下)。這一方面顯示謝安名相的風範,另一方面也是他想引導謝玄朝政治發展。果然,謝玄後來成為東晉傑出的軍事家,在淝水之戰中,與謝安合作,大敗苻堅,寫下一段光榮歷史。

(商周出版社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