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日前召開「新型態殺手,小心鈕扣型電池誤吞事件」記者會,引述日、美資料指出,幼兒誤食鈕扣型電池的緊急事件,一小時就會使組織壞死,延遲醫治誤診會致死,應強化鈕扣型電池安全設計。
消基會董事長張智剛表示,美國已開發安全性較高的機器,例如壓到電池中心部位才會放電的鈕扣型電池,國外也有專家建議製作有彩色的電池,被誤吞時會和唾液產生反應,以便能夠及早被察覺,一旦不小心誤吞也可減少對人體的傷害。
這是廠商業者可以思考的方向,如果政府加重不安全用品的罰則,就能督促業者研發安全的產品。
玩具是陪伴孩子成長最好良伴,有些玩具卻可能因為小小電池脫落,因而掉進孩子的嘴巴裡,可能發生孩子窒息,或沾染有毒物質的危害,家長、業者、政府都應重視玩具的安全。
不可諱言,政府對於兒童玩具安全的把關,仍有加強空間,且大部分流入夜市攤販銷售,形成安檢的漏洞,建議政府修訂周延、嚴謹的檢驗辦法,加強抽查市售玩具,積極為兒童玩具安全把關,確保未來主人翁的安全。
亞南(花蓮縣/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