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昨天表示,兩會第十次會談的時間並未敲定,但從目前的進度看來,屆時可望簽署兩岸租稅、氣象合作、地震監測等三項協議,不過,租稅協議仍須與國內充分溝通,貨品貿易協議和互設辦事機構的難度則有點高,應該不會列入。
兩岸租稅協議原先規畫在江陳四會就要簽署,因技術性問題加上台商有所疑慮延宕至今。王郁琦昨天出席全國商業總會「兩岸租稅協議說明會」時表示,經雙方業務主管部門持續溝通,已有良好進展,陸委會及財政部正陸續與國會及各界溝通,在獲得各界支持及國內共識後,再正式推動簽署協議。
王郁琦說,租稅協議資訊交換不溯及既往;資訊交換內容將單純為租稅使用,不會作為刑事處罰用途,已在協議文本中明確限定範圍,避免大查稅疑慮;至於稅收及稅賦相關影響也經過財政部專業評估,整體對台灣有利。
不過,王郁琦強調,兩岸關係特殊,台商在大陸投資的樣態很多,許多是經由第三地到大陸投資,再加上兩岸稅制不同,因此,租稅協議的效果可能無法完全以國際間的一般情況來推斷,需要更多實務上的考量。
對於大陸有意將會談時間設定在農曆春節前,王郁琦表示目前尚未定案,等租稅、氣象、地震協商工作告一段落,就會決定第十次會談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