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曲達人翁國生(右)與谷好好(左)演出《西游記‧借扇》,身段有架勢,小朋友笑開懷。 圖/人間社記者楊盛輝
【人間社記者宋滌姬高雄報導】「兩岸戲曲名家藝術展演」日前在高雄市佛光山南屏別院演出十一齣拿手折子好戲,多位「梅花獎」得主登台。周利的《失子驚瘋》,甩袖功夫令人驚歎;柳萍扮《李慧娘》,唱出世間苦;三度獲獎的崑曲大師裴艷玲演出《林沖夜奔》,不上粉墨,以漂亮身段與唱腔表無奈。演出精采,讓逾千名觀眾大呼過癮。
「兩岸戲曲名家藝術展演」由中國戲劇家協會、周凱劇場基金會、佛光山南屏別院主辦,台灣豫劇團協辦。周凱劇場基金會董事長詹惠登表示,「梅花獎」是中國戲劇界獎勵優秀表演人才而設立的大獎,取「梅花香自苦寒來」為寓意,是中國戲劇界最具影響力的獎項。二○○七起,就邀請中國劇協梅花藝術團來台,至今已有二十多次文化交流。
受戲感動內化真善美
詹惠登說,台灣豫劇團王海玲建議到南屏別院演出,他認為,這樣的因緣很殊勝,中國大陸民眾也能藉此體驗「人間佛教」氛圍,讓台上台下都能有真善美的收穫。
南屏別院住持妙樂法師表示,觀眾大多來自社區,內心很歡喜,因為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一直推動以文化、教育、藝術來弘揚佛法;若大家因欣賞折子戲而有所撫慰或感動,就是將藝術盛宴內化為真善美。
中國劇協擔任策畫統籌的季國平書記,則對南屏別院提供的協助表示感謝,他說,收到南屏別院贈送的《星雲大師祈願文》一書,看到大師祈願人間真善美,他也願在台上弘揚真善美。
西遊借扇孩童笑開懷
演出由中國劇協顧問瞿弦和及江西省戲劇家協會主席龍紅主持。由陳娟娟與王祖平演出高甲戲《管甫送》揭開序幕,高甲戲來自泉州,唱腔與身段頗似台灣歌仔戲,觀眾感到很親切。接著,由二度梅花獎得主史佳花演出晉劇《打金枝》中的太后,她唱腔如水流般或急、或緩、或頓,傳達母親希望子女幸福的急切心意。崑曲達人翁國生與谷好好演出《西遊記‧借扇》,身段精采,讓小朋友笑開懷。楊俊演出黃梅戲《孟姜女》,開口唱出「秋風颯颯秋意冷」,立刻寒氣襲人,傳達濃濃思念情。
最新梅花獎得主周利,演出京劇《失子驚瘋》,高妙的甩袖功夫,令人歎為觀止。謝群英和陳雪萍合演越劇《新獅吼記‧跪池》,用吳儂軟語的音調,表達夫妻間的可愛互動。二度梅花獎得主柳萍演出秦腔《李慧娘》,他一身素白,以一縷幽魂的角色出場,一句「為何人間苦斷腸」,唱出人世間的苦。二度梅花獎得主李樹建與台灣豫劇團王海玲演出豫劇《清風亭》,這是兩人首次合作,情意真切,盪氣迴腸,讓觀眾忍不住落淚。
坐寨壓軸豪氣撼全場
此外,京劇大師孟廣祿清唱《鍘美案》,快版處如珠玉急落,長音如登山百轉千迴,讓人擊掌叫好。三度獲獎的崑曲大師裴艷玲演出《林沖夜奔》,不上粉墨,以漂亮身段與唱腔,表達夜奔的無奈。壓軸戲則由梅花獎首位得主尚長榮清唱京劇《連環套‧坐寨》,一開口就震撼全場,音聲如鐘,沉穩久遠,豪氣唱出:「闖龍潭入虎穴,我去走一場。」台下掌聲不歇,他誠摯地說:「南屏佛光,佛光普照」。
很少看戲的梁爸爸帶全家看戲,梁爸爸說,從表演學習到傳統文化,了解「梅花獎」,頗具教育意義;梁小弟說,最喜歡「孫悟空」的表演,希望有機會能再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