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著書唯剩頌紅妝?

張作錦 |2013.12.09
1267觀看次
字級

第五屆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贈獎典禮十二月一日在台北市舉行。一切順利圓滿,唯一的遺憾是得到傳播貢獻獎的大陸學者孫旭培教授未能親來領獎。

 孫教授說詞是「健康原因」,但大家都知道「另有隱情」。這就叫人感慨,像孫旭培這樣溫良恭儉,一心一意為「社會主義中國」現代化而努力的知識份子,都不能見容於官方嗎?

 孫旭培是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特聘教授。一九七八年考入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新聞研究所時,他對「新聞自由」情有獨鍾,就以此作為論文題目。選題之初,他的導師「笑而不答」,有同學警告他,「你將來會垮在這個問題上」。他立志不悔,終以《社會主義新聞自由芻議》獲得碩士學位,從此就獻身此一研究領域。他出版過很多新聞學論著,其中最能代表他平生志業的是《當代中國新聞改革》這本書。

 他說,「我一直主張:我國新聞傳播業應漸進地發展新聞自由,建立以黨報為中心、機關報為主體,包括民辦報紙在內的報業結構,走上自由和法制的道路,逐步改變『以大眾傳播推行政治、以人際傳播監督政治』的傳播結構。」他並預言:「大眾傳播媒介監督政治實現之日,社會主義新聞自由達到較高水準之時,我國的政治民主化將出現一個質的飛躍。」學者要有良知。「我寧可找到一個因果性解釋,也不要一個波斯王位」,這是孫旭培教授非常欣賞的一句古希臘哲人的箴言。二十多年來,他在「立言」方面堅持了一位真正學者的立場,沒有在形勢好的時候就大膽放言、形勢不好的時候就變了腔調。他曾經自述:一九九四年在離開社科院之前,他要求見社科院黨委書記,把平常不好講的意見講出來,主張「三個獨立」,即「司法獨立」、「統計獨立」、「要有一部分輿論機關獨立,哪怕是很少一部分」。講了這些意見後非常開心,出門後「跨步格外高遠」、覺得自己盡了一個知識份子的責任。

 二十多年來孫旭培努力不懈的,是希望大陸能有一部《新聞法》。在民主國家,新聞界聞「新聞法」而色變,因為那是箝制言論自由的工具。但是在大陸,官方可任意處分媒體和記者,他們的「任意性」就是「法律」。孫旭培希望政府能制訂一部《新聞法》,在處理新聞報導問題時,要「依法行事」,這樣就可為新聞界爭取到比較合理的工作環境。孫旭培的努力,一直沒有結果,但他屢敗屢戰,毫無退縮、放棄的念頭。

 值得注意的是,孫旭培不是「革命份子」,他是在體制內建言,符合大陸官方「維穩」的大方向。但是這次獲獎,他還是因為「健康原因」,不能來台領獎。再證諸最近網路紅人薛蠻子因「嫖妓案」被囚禁,廣東《新快報》記者被抓、社長下台等案件,我們意識到,大陸言論自由的尺度愈來愈緊了。

 贈獎典禮那天,孫旭培寄來書面謝詞,其中有云:「隨著現代化、資訊化的深入發展,傳播無處不在,無遠弗屆。充分的資訊有利於經濟文化建設、民生福祉和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傳播「有利於國家治理」,不知大陸官方能理解否?

 史學大師陳寅恪當年未同胡適等人遷台,「解放」後隱居廣州中山大學,文革期間,只能寫《柳如是傳》。他有感懷詩:五羊重見九回腸雖住羅浮別有鄉留命任教加白眼著書唯剩頌紅妝「建國」六十多年,難道今天知識份子還只能「著書唯剩頌紅妝」?外界要不要調整對「習李新政」的期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