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新大學昨天在校內推動以分享代替擁有的「漂書」運動,共享閱讀樂。以「放漂」氣球方式,宣告世新大學漂書運動起跑。 圖/黃義書
【本報台北訊】世新大學推動「漂書運動」,在校內設漂書站,在書籍貼上標章並放於漂書架,讓學生自由捐書、領取他人捐書,帶動校園閱讀風氣。
世新大學表示,「漂書」概念來自歐洲,民眾把要捐出的書籍,貼上特定標籤後放到咖啡廳、公園、車站等特定公共場所,有興趣的人自由領取,閱畢後,再將書放回特定公共空間,讓書籍不斷「漂流」,是「分享知識」的全民運動。
世新大學校長、台灣漂書協會理事長賴鼎銘說,漂書活動鼓勵「以分享替代擁有」,讓書本「四處漂流」,即使在醫院等候看診、在車站等車,隨時都能閱讀。
世新大學圖書館長羅燦煐表示,即日起在校內的言論廣場、舍我樓一樓、傳播大樓一樓、管理學院大廳都設立漂書站,學生或校外人士可以將書本送到這些漂書地點,也可在此領取書籍。
讀者閱讀完畢後,可以將書本歸回原位,甚至也能捐到基隆女中、國家圖書館,或是在新北市的各市立圖書館、捷運站、公車站還書,未來還計畫將漂書站延伸到主要郵局、台鐵、高鐵各站,讓各地民眾都可以閱讀,甚至在桃園國際機場設置,讓書本能隨著旅客踏出國門。
愛書人可向世新圖書館索取或上網下載世新提供的「漂書標章」與「藏書票」,黏貼在要「放漂」的書籍上,就可以讓愛書「出走」尋覓有緣人,還可透過網路登錄放漂地點及分享漂書旅程或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