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大陸深圳計畫明年設立「棄嬰安全島」,近日引發熱議。棄嬰是個全球性的社會問題,世界多國已採取相應措施救助棄嬰。
為了給棄嬰一個安全衛生的環境,俄羅斯兩年前開始試點使用類似「棄嬰安全島」的「嬰兒箱」。兩年多來,設置「嬰兒箱」的城市已增至十幾個,而在一些設置「嬰兒箱」的地區,棄嬰數量下降。
俄羅斯「嬰兒箱」通常設在醫療機構。這種「嬰兒箱」外側有一個設在室外的小門,拉開小門後可以將嬰兒放進箱子裡。遺棄者有三十秒考慮時間,這期間可以將孩子抱回去。三十秒之後,箱子的小門就會自動關上,無法再從外部打開。
「嬰兒箱」內溫度恒定,裡面鋪有柔軟的床墊,床墊上裝有感應器,與醫院的房間相通,一旦有嬰兒放入,就會觸發箱內的感應器,隨後發出信號和音樂,通知醫護人員前來取走嬰兒。
箱內還放著一個白色信封,裡邊有給棄嬰者的一封信,信裡有一個提供咨詢服務的電話號碼和相關說明。
箱子附近張貼有對生活困難者提供援助的社會組織的聯繫方式。棄嬰者不必擔心受到監控,箱子附近沒有監視器。
為了給棄嬰一個存活機會,俄南部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政府二○一一年十一月設立了五個「嬰兒箱」,兩年多來,已經擴大至俄羅斯多地。
設立「嬰兒箱」後,俄羅斯出現相當多的反對聲音。
反對者認為,這種做法可能間接導致棄嬰數量增加,會減輕棄嬰者的負罪感,縱容拋棄孩子的行為。
不過保護婦女兒童權益的社會組織「搖籃」致力籌集善款購買「嬰兒箱」。
該組織葉卡捷琳堡分部執行董事鮑裡斯‧哈爾琴科對媒體說:「我們被告知,衛生部門擔心這項舉動會導致更多嬰兒被遺棄。不過無論如何,孩子被丟棄總比死掉強。」
這些嬰兒被檢查和救治後,會被送往兒童看護中心,並被好心人收養;彼爾姆邊疆區前年開始設立「嬰兒箱」,此後當地遺棄嬰兒數量下降了七成。
目前來看,俄羅斯「嬰兒箱」運行的最大障礙是法律問題。
目前各地默認的方式是:把嬰兒放置於「嬰兒箱」裡的家長可在六個月內反悔,在經過DNA鑒定並確認後,可以取回孩子,不需負擔任何法律責任;六個月後,嬰兒被視為棄兒,監護權移交給孤兒院等社會機構。
不過上述做法並沒有得到法律明文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