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看見台灣

陳怡安(怡安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 |2013.12.02
1739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陳怡安

怡安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



幾天前,從台北車站搭上一輛計程車回家。一上車,司機黃先生興高采烈地告訴我,他剛欣賞完《看見台灣》這部紀錄片,深深地被美麗無比的台灣所感動,也為生態破壞後的醜陋而感傷。他說,等光碟出版後,要購上幾片,分別贈送給他的子孫們,讓他們看後,更認識台灣,也珍愛台灣。他要把這帶子當作家寶傳續給子孫們。對那「醜陋」的部份,他激昂地批判:破壞者是昧著良心的賣台人。「但我們愛台灣,就得設法改善台灣。」他又說。

相信很多人都與這位司機同胞一樣,「看見」台灣之後會萌發深愛台灣的情懷。

感謝齊柏林、吳念真和侯孝賢等先生及製作與拍攝此片的團隊們的用心、辛勞和貢獻。尤其是齊先生,從公務員的崗位退下,毅然決然地投入他自覺的使命(聽說幾乎傾家蕩產),歷經多年的艱辛,拍攝出這部發台灣人深省的活教材。透過高度超越平常的意象,讓人看見本有和實有的台灣。吳念真先生那獨特的台灣韻味和鄉土情的旁白,傳真出Formosa(美麗之島)的長闊高深。

又聽說,齊先生拍攝此片的過程中,幾度受挫想放棄,其中遭遇的困頓與困惑,恐非外人得以感悟,但持續安慰他、激勵他工作的就是峰峰層層的綠山疊嶂,連綿蜿蜒、潺潺漫漫的溪河活水,讓他驚豔其奇妙的秀麗,時而像天工巧繡的織錦,時而如高明畫師以皴法勾勒山形地脈的美妙……。當然,另外的景況,卻是怎地原該是清澈的碧水,突然染成赤紅,一塊土地驟見黑煙蒸騰、灰飛瀰漫?這自然令他發怵萬端、傷痛難抒。看在眼裡的我們,忐忑於「放下眉頭又上心頭」的交集。畢竟,讚嘆的情愫激發了對醜陋共業的省思。深蘊在感觸背後的力量,不必置疑,當是看見了台灣,更愛著台灣。



「看見」是多層多面的。

最近看見媒體報導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的揭露,先是油品,再是奶品的連環出包。檢驗標準,民間的和政府的參差不一;更早些,是鬧得沸沸揚揚的所謂「九月政爭」;再放長往前看,是沒完沒了的朝野相互攻訐對峙,政客噴灑不盡的口水,淹蓋了議事殿堂,讓重要的法案持續延宕……。這等現象,令社會生活浮沈於無奈不安的飄盪中,因發布的訊息多傾向於厄逆和負面,這類似《看見台灣》記錄影像中的醜陋面。從另一個高度來審度,這醜陋現象正可令全民思考其深層的究竟,創發改善的潛力。

如同《看見台灣》一片,站在高度,可助超越既定的成見和不自覺的偏見與傲慢。站得高,自然可以看得遠、看得寬。我們不是有過傲人的開創成就?優秀又豐沛的社會資源?善良、親切、篤實的民風,可應許的無限創造潛力?這些不正是台灣之所以被稱為「福爾摩沙」的重要因由?



我們當站在宇宙村的高度和廣度,看見台灣與全球村的多元圖像,而去掌握我們的機會和可貢獻之處。同時,也得看見那些不自覺、未自覺的威脅和危機,力求防範和克服。站在全球村的廣度和高度,可以視見新典範,讓我們謙卑習效。像那位黃姓司機同胞,對於見到的美麗台灣,他無限欣賞珍惜,對醜陋的「共業」,他深度感傷。沒有悲憤,他投射出的態度是——「我們應積極想辦法來拯救、來改善。」不是嗎?問題是創造的母親,也是展拓創造力的契機。

齊柏林先生那了不起的創思和行動,讓我們看見台灣的美好,也讓我們看見改善的契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