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才從福建工程學院計算機網絡系統管理系畢業的劉娟彬(右二),開起「現碾現賣」米店,吸引不少市民前來光顧。 圖/中新社
【中新社電】初冬的福州氣溫驟降。位於福州白龍路菜市場內,由「九○後」大學畢業生創辦的「現碾現賣」米店生意卻紅火得不得了,吸引眾多社區居民慕名前來光顧。
記者尋著碾米機的轟鳴聲,找到該米店。只見簡陋的十多平方公尺店面裡,擺放著一台碾米機、十幾袋稻榖及盛放大米的塑膠桶。
米店主人、二十二歲的劉娟彬正忙著為上門的顧客現場碾米。只見他摁下機器的啟動鍵,不一會兒,金燦燦的稻榖瞬間變成白花花的米粒。過秤、包裝後,劉娟彬總會細心詢問顧客是否需要送貨上門。
自主創業圓夢踏實
對著前來採訪的中新社記者,劉娟彬說自己從小在福州長樂玉田鎮長青村長大,今年七月才剛從福建工程學院畢業。畢業前作實習時,他在一家網站從事策畫的工作。有一次,他上網瀏覽時看到關於一名吉林女工銷售現碾大米致富的新聞,於是萌生創業的念頭。不久,他就下定決心辭去工作,開店當起「賣米哥」。
臨近中午,劉娟彬趁著米店顧客稀少的空檔,拿起一疊由他設計的個性宣傳單到附近社區發送。家住附近的五十三歲的吳春金,提到劉娟彬創業開米店,豎起大拇指誇讚,她說,現在的「九○後」出現「啃老族」現象,讓人擔憂,劉娟彬不怕辛苦,自主創業的精神值得年輕人學習。
劉娟彬在宣傳單上寫著大大標題:「火紅時代圓夢人」,上半部是文明樹新風的公益廣告,下半部則寫著「不是土豪照樣做朋友……送米到您家,我們是賣大米的大學生」、「歡迎關注微博、微信」等字樣,新穎且個性十足。
劉娟彬說,自從米店開張以來,自己每天的睡眠只有五、六個小時,清晨五點半,就要騎著電動車從居住的出租房驅車到米店,展開一天緊張而忙碌的「賣米哥」生活,最開心的是晚上睡覺前,用手機和父母通話,得到家人的鼓勵和理解。
儘管創業日子艱辛,但劉娟彬對未來充滿信心,他說,如果客源穩定後,每個月利潤可達人民幣五千元,明年初,他打算在市區再開一家直營門店,把自己賣米的事業做強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