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國人罹患牙周病比率高達九成,居亞洲之冠。一項最新市調顯示,逾八成民眾用「一字刷」方式草率刷牙,清不到牙縫,滋生牙菌斑,為導致牙周病主因。牙醫師呼籲,三餐飯後都應刷牙,尤其睡前刷牙最重要,不應少於三分鐘。
牙周病植牙專科主治醫師徐慶玲指出,抽菸、糖尿病、牙菌斑為引起牙周病的三大原因,其中又以牙菌斑影響最大。國人常忽略口腔衛生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多數刷牙只作「表面工夫」,殊不知時機、刷法比次數重要,潔牙要用對方法,否則「刷了等於沒刷」。
徐慶玲說,臨床觀察牙周病患最髒部位,「牙縫」排第一名,因牙齒是立體的,有凹凸起伏,容易卡殘渣;而最常見的錯誤刷法,是左右來回移動的「一字刷」,如此只能刷到牙齒的凸面,刷不到溝槽部分,牙縫遂成刷牙的「死角」。其次為舌頭內側、後排牙齒部分,清潔難度亦高。
她建議,刷牙應由內而外,每一個牙縫都應清潔。三餐飯後都應刷牙,尤其睡前刷牙最重要,時間不應少於三分鐘。若手動牙刷無法清潔死角,可選用具有高效清潔力的電動牙刷。
徐慶玲門診曾收治嚴重的牙周病患者,長期刷牙流血卻不在意,以為只是「火氣大」,直到牙齒掉了好幾顆,須花大錢植牙,才悔不當初。
她提醒,牙周病是慢性疾病,早期沒有症狀,容易被忽略,嚴重時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與肺炎等呼吸系統相關疾病。刷牙流血,是牙周病的重要徵兆,應及早就醫檢查,以免延誤治療時機。